《大明合伙人》

第三百一十章 流寇之患终平定(2/3)

,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崇祯的承诺,不再追究自己以前的所有罪责,同时保证改编自己麾下时,不能替换超过三城的明军。

    甚至,他还催促孙传庭尽快给出答复。

    “你们不是有千里传声筒吗?随时都可以向陛下请示,速度很快,也耽搁不了多长时间。”

    前面很顺利,孙可望闹这一出,确实让孙传庭有些没想到,他有些踌躇。

    但周遇吉却是断然拒绝,因为他一直与沈浪和崇祯都保持着联系,崇祯让他按沈浪的命令行事。

    而沈浪给他的命令是,不能答应。

    沈浪的意思很简单,我给你的才是你的,没给你的,你不能强要。

    壮着自己手中握有一些实力要挟,那更不行,这和之前的刘泽清有何区别?对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打死。

    而且,张献忠四个养子,沈浪对孙可望最是没有好感,对其他三人的印象却都不错。

    因为正史中就是这家伙的一己之私,让原本极为有利的抗清形势毁于一旦。

    不然的话,让清廷与南明划江而治都不是不可能。

    沈浪原本还想着这家伙的本性还没显露出来,找个什么机会和借口将他弄下去,免得以后坏事,没想到他自己蹦出来了。

    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私欲太重。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孙可望也就现在有点资本,要是像李定国他们一样接受了改编,那就没任何资格提这种要求了。

    其实,在与李定国他们分开之前,他还撺掇过三人也如此做,甚至还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义父的安全,让朝廷不敢轻易的对义父下手。

    不过,李定国三人没有同意,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风险太大了。

    如果能够提出这样的要求,义父早就提了,如今义父已经成为人质,再提这种要求,反而会弄巧成拙,并劝说孙可望尽快打消这种念头。

    显然,孙可望没有听进去,早已经被权利的私欲蒙了心。

    有了上面的首肯,孙传庭和周遇吉自然没什么顾忌,以孙可望背信弃义为由,迅速集结大军逼进,作势要将其剿灭。

    孙可望大惊,非常的愤怒:“老子提的条件过分吗?四万大军难道换不来这些吗?”

    “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些明将投鞑子的时候才带了多少人,可他们都封王了,老子只要一个侯有何不可?”

    可他不知道,三顺王投清对鞑子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

    可是你孙可望对于大明来说,能值什么?若不是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想尽快解决此事,话都不会跟你说,直接灭了你。

    当然,能够避免大战还是尽量避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也会让李定国几人心里产生芥蒂。

    所以孙传庭将相关情况也告之了张献忠和李定国几人,意思很明显,对于孙可望的要求,朝廷是不可能同意的。

    如果孙可望还是一意孤行的话,那只能不客气了。

    看到孙可望在这个时候闹出这种幺蛾子,连张献忠都很是恼火,这纯粹是拿几万大西军的性命作为赌注,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

    当初老子手握十万大军都没这么干过,你这混账不到四万人都敢开这个口,而且还是在其他三个兄弟都遵从孙传庭安排的情况下。

    于是,张献忠希望能够用明军的千里传声筒与孙可望通话,阻止孙可望这疯狂的举动。

    孙传庭同意了,可是没想到,派去的人直接被扣押了,连千里传声筒也被其夺去。

    眼看着孙传庭要出兵攻打,李定国连忙请求,希望让自己亲自到孙可望军中,劝他收手。

    刘文秀和艾能奇也连忙请求。

    张献忠直接道:“孙可望性情很固执,你们的话,他不会听的,额去还差不多。”

    随即,他直接对孙传庭道:“孙督师,若是信得过额的话,让额前去吧。”

    孙传庭神情微凝,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回道:“本督去请示下陛下。”

    这牵扯太大,万一张献忠一去不返,反而和孙可望联合一起复叛,那他孙传庭担的罪责就大了。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也不得不防,反正用千里传声筒也耽搁不了多长时间。

    得到孙传庭的请示之后,崇祯迅速和沈浪商量了一下,最终答应了张献忠的请求。

    孙可望万万没想到张献忠成为明军的人质之后,这么快就能回来,一时手足无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