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宋》

六一三 暗流涌动(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吕蒙正接到宣传高征税的圣旨,赶紧求见了杨延定。

    虽是首辅,但刚刚履任的杨延定只是个光杆,高征税涉及到户部,银行,刑部等多个衙门。

    于是杨延定下了帖子,请各有司前来会议,商定具体细节,让吕蒙正好就着细节宣传。

    慕容德丰第一个来到内阁,此时杨延定正在说,吕蒙正一一记录。

    三人等了一会,户部一个员外郎和社稷银行的笔吏相携进来。

    “下官参加慕容郡公,杨大人,吕大人。”

    这里要解释一下,柴宗训的文德殿大学士是低配高权。

    杨延定挂着翰林院掌院学士的职务,实为内阁首辅。

    而慕容德丰除爵位外,此时挂着太子太师衔,实职刑部尚书,官阶比杨延定要高。

    “尔等是何人?”慕容德丰问到:“今日乃首辅杨大人,会同本公,以及户部窦大人,银行赵行长,计相符大人商议征税的日子,尔等前来作甚?”

    “回郡公,下官户部员外郎高贤,本部堂官窦大人行程早已议定,今日脱不开身,特差下官前来参与商议,回去之后据实禀报与他。”

    不用说,银行的笔吏来意也是一样。

    杨延定倒也不脑:“两位既是代堂官而来,便请入座吧,会议开始。”

    窦国光在户部衙门内走来走去,他并非赵德昭那一派,只是单纯觉得现在挺好的,为什么又要折腾?

    他正在酝酿一篇奇文,想趁着高征税没上马之前,将此事阻止。

    赵德昭同样在府中走来走去,此次高征税,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他。

    想一想每年利润的四成就这么白白拿出去,可不让人心疼肉疼?

    “大郎,”一旁的赵匡美说到:“咱们得趁着高征税国策尚未颁布施行,弄出点动静让杨延定看看。”

    赵德昭摇头到:“不行,我看皇上的意思,有七成赞成这个高征税。”

    “不还有三成的么?”赵匡美说到:“咱们闹出动静来,只要皇上一动摇,杨延定在朝中并无根基,岂非很容易就被赶跑?”

    赵德昭说到:“三叔,剩下的三成,并非是皇上不信任杨延定,而是怕高征税推行起来社稷震动。”

    “皇上个性刚愎,若顺着他的意思来,倒没什么。倘与他打斗,逆了他的意思,他的刚愎个性发作起来,七成倒要变成十成。”

    “照你此说,咱们得准备把收入四成白白拿出去?”

    “痴心妄想。”

    赵匡美愣了一下:“大郎,你是说咱们痴心妄想,还是说杨延定痴心妄想?”

    “三叔,吃进嘴里的肥肉,你还会吐出来吗?”

    “杨延定已在皇上面前点名,还说出了咱们的三家商行,一旦高征税推行,首当其冲的必然就是咱们了。”

    “三叔放心,”赵德昭说到:“这两日便让杨延定蹦跶吧。”

    “以往咱们总落后一步,并非实力不济,而是从来没有好好谋划过。”

    “这一次就仔细谋划一下,争取让杨延定永世不得翻身。”

    虽然窦国光和赵德昭缺席,但具体的征税措施,起征点等等相关的事情还是议出了个结果。

    当然,说是议,实际上就是按照杨延定的意思来。

    慕容德丰完全附和,符昭愿虽为大学士,但排名第三,而且他只想管着转运司,其他的事情一概兴趣不大,任由杨延定说什么算什么。

    吕蒙正记录之后,便回去准备稿子,慕容德丰也要召集刑名博士,为征税之事专门立一套律法。

    原本以为朝中会骂声一片,哪知道高征税的事情出来,朝中竟然安静得很。

    柴宗训和杨延定只想到做事必然会有人反对,却忘了朝中现在大部分都是读书人。

    虽然士农工商一般高,但几千年来的思想,岂是说变就能变的?

    商人虽然有钱,但仍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此次高征税,征税的大头正是商人。

    虽然朝中多有政商勾结,但征税是征税,该给我的供奉,你不能少。

    还有些家族中直接参与生意的,此刻正在赵德昭的邀请下,去往他在郊外的悠然庄,‘闲谈喝茶’。

    “赵行长,听说此次你在驾前据理力争,却仍被奸相杨延定参了一本?”卫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