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

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秦给老铁送福利?(5更)(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更何况解决问题,还有一个方式。

    那就是原地提拔下层小吏,这种办法更能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

    其实对于古代的官职,后世之人大多都有些误解。

    不说后面几个朝代的州或者道,就说秦汉时期的郡县。

    其实一个郡以及下属的县当中。

    郡一级的,只有郡守、郡丞、监御史、都尉四个人属于官员身份。

    其他的主簿、卒史、令伊等职务都是郡守、郡丞自己招收的幕僚属官,属于吏。

    其中郡守总览,郡丞负责政务和徭役等日常,都尉专职军事,监御史负责监督。

    原本秦朝万人以上的叫县令,万人以下的叫县长。

    后来改制的时候,冯逍建议全部统称为县长。

    除了总长官县长之外,其他的官员各司其职。

    县丞的职责和郡丞相似,属于县长的副手。

    主职辅佐县长处理日常政务。

    县尉掌治安、捕盗之事,和县丞为同级。

    而县尉和郡一级的都尉的区别就是没有管理军事的职能。

    可以说,秦朝郡一级的都尉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而县一级的都尉相当于公安局长。

    以上三位为官员职位,比郡一级的四个官位少一个。

    县长除了副手县丞之外,还有其他的属吏。

    其中令史管理文书档案;狱掾为县狱的典狱长;仓吏为县库的长官。

    县以下的就是乡一级的行政机构。

    乡一级的行政机构中,只有乡长为官员编制,副手为曹掾。

    曹掾负责辅佐乡长处理日常政务、组织徭役的履行。

    之前被称作亭长,也就是原本历史上刘邦的职责。

    只不过是冯逍嫌机构臃肿,就将亭给裁撤掉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失业的刘邦,也是被冯逍所祸害的。

    除了曹掾之外,还有一个固定的标配,那就是乡学的教授。

    他和其他的位置不同,虽然不属于大秦的官职当中。

    但是这个机构确是乡一级必须配备的机构,属于硬性政治配置。

    虽然不属于官员体制,但是俸禄却由朝廷负担。

    如果一个乡长能干的话,那么你可以把所有的政务一肩挑,然后领上三份的俸禄。

    但唯独教授的职位,却必须由专人担任。

    也就是原则上来讲,一个乡里最少也得有两个人岗位。

    而由朝廷报销俸禄的最后一个职位,就是判官。

    他和县里的县尉一样,负责乡里的治安、缉盗等安全问题。

    大秦最底层的机构现在为村。

    村里只有两个职位,那就是村长和里正。

    村长是整个村里政务的负责人。

    而里正则是朝廷和宗族制度妥协的后果。

    为了社会的稳定,不激起民间的反抗心理。

    大秦朝廷经过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保留里正这个职位。

    村长由乡长任命,但里正却由村里自己选举。

    里正负责日常乡村之中的矛盾调解,负责维持日常治安。

    而村长负责政令传达,法律普及,徭役的统报。

    这样的结构既安抚了宗族力量,又能保证皇权对于人口的统属。

    而且因为大秦税制的改革,实行所有行政级别申报制。

    也就是说,从县一级开始,每一年的年底,从县开始,申报明年的日常花费。

    然后向上申报到郡,由郡统一报备到户部。

    然后户部根据各郡近三年来的税收水平,进行核算。

    要是碰到天灾人祸的情况,再由郡守上报,进行额外追加。

    当然,具体的金钱流向,就不是规定之中所说的那么简单了。

    这其中有着监御史的随时监督,也同样有着罗网的暗查。

    可以说,基本上但凡是能够想到的各种情况,大秦已经照顾到了方方面面。

    利用最少的人力,用优渥的待遇,达成政令的畅通。

    这就是大秦政治体制改革的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