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

第1055章 重任(2/3)

在以小搏大的江陵之战上。

    就好像是在赌场上押了一注能以一赔千万的筹码,谁还有心思在庄稼地里种些粮食卖钱?

    元军将领们都在等着李瑕的死讯传回、关中大乱,谁还愿意拼死去夺潼关?

    当消息传来,得知阿里海牙败了,董文炳失望至极,他非常清楚自己不可能在李瑕返回长安之前攻下潼关了。

    那是悬崖对面的一块肉,再香,吃不到就是吃不到。

    失去这个良机极为可惜,但撤退是最理智的决定。

    结果,阿里海牙还有脸质问他为何不继续攻潼关?

    董文炳抬手一指,又大喝道:“事败在谁手上,你不知吗?!”

    “我败了,我会向陛下请罪!”

    阿里海牙虽然认罪,心里却非常不服气。

    他只看到董文炳没有尽力把握李瑕离开汉中的机会,在战事正激烈的时候还悠闲地在洛阳游玩,吟着汉人的诗词。

    也对,董文炳本就是汉人,且有个兄弟还投靠了李瑕,怎么可能尽心尽力呢?

    回到经略府大堂,董文炳先去安顿了那位老者,之后才在大堂继续与阿里海牙商议军情。

    能被称为“董大哥”,他性情是十分沉稳的,此时已消了怒火,以平稳的心态谈论大局。

    “这一战没能灭掉李瑕虽然可惜。但从大元的总体战略而言,可称得上顺利。”

    “顺利?!”

    阿里海牙大怒,心想这些汉人读了些书,真是不要脸。

    一点战果都没取得,竟然也能说顺利?

    董文炳指了指摆在堂上的两张地图。

    其中一张,李瑕的地盘与宋国并没有分开,看起来虽远不如大蒙古国,倒也不算小。

    另一张地图上,将李瑕的六路之地划了出来,唐国与宋国分成两个部分,便成了两个小国。

    “李瑕叛宋称帝,与宋国开战,两败俱伤,这是我们都预料到的事。我们唯一没有预料到的,是李瑕会亲自顺江而东,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没捉住,罢了。”

    随着这一句“罢了”,董文炳迅速调整好心态,点了点地图。

    “以后,在宋国的淮东、淮西,甚至荆湖等地,大元可以不必驻太多兵力。反观这唐国,多了汉中、重庆等地的防御压力……”

    阿里海牙听得懂这些,但还是问道:“就算这样,等李瑕回到长安,董大帅想要怎么攻回关中?”

    董文炳坐回主位,摇了摇头。

    “不是我。”

    “什么?”

    “我不是李瑕的对手。”董文炳道,“连史天泽挂帅都没能攻过黄河,非陛下亲征,谁能收复关中?”

    “董大帅这是什么意思?”

    董文炳目光如炬,盯着阿里海牙看了一会,道·“可见你还是小看李瑕了。江陵一战你错失良机,却指望本帅攻入潼关便能收复关中?这是灭国之战,连陛下都要慎重。”

    阿里海牙愣了愣。

    他还从来没把李瑕当成一个皇帝,这时才有些惊醒。

    董文炳挥了挥手,道:“厉兵秣马只在这两年,回去等陛下调令。”

    见过阿里海牙,董文炳长叹了一声,又招人问道:“窦公小憩过了吗?”

    “是,窦公请大帅叙话。”

    董文炳遂又换了一身衣服,再去见窦默。

    窦默是当世北地德高望重的大儒,官任大元翰林大学士,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嫡长子、燕王真金现在的老师。

    真金曾经随姚枢学习,后来姚枢随忽必烈南征,改命窦默接任师职,一直到现在。

    董文炳对窦默恭敬,其实更是对燕王真金尊敬。

    窦默是今日才抵达洛阳的,他年纪大了,路上有些晕船,下了船之后在亭子里与董文炳略聊了些洛阳风物,到经略府小憩了一番,恢复了精神,才谈起正事。

    “阿里海牙果然未能歼灭李瑕吧?”

    “是,失之交臂,可惜了。”

    “不可惜。”窦默摇头道:“大元没有水师,阿里海牙欲在长江歼灭李瑕,难。当初应调他全力攻潼关才是……罢了,事后谈这些无益。”

    “窦公此来,是为了李瑕之事?”

    “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窦默抚着长须,向四周看了一眼。

    董文炳会意,屏退左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