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说书人》

327.你方唱罢我登台,台台都有二五仔(2/4)

家,到一直往上的戒律分为“五戒”、“十戒”、“具足戒”三个阶段。

    五戒杀盗淫妄酒。

    其实看起来和道门是差不多的。

    或者说极为类似。

    当然了,汉传佛教本身就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佛教所遵循的戒律不同,这点放到后世也是共通的。

    说白了,道门也好,佛门也罢,都是基于“汉文化”本身的发展需求,顺应潮流,所总结出来的一套戒律。

    这些东西要拆开了说,那几万字都说不完。

    但总结一点,佛门的“五、十、具足”与道门的“三、五、八、十”虽然顺序不同,但其核心本质,都可以用一句“劝人向善”,为了这个世道更加美好而总结。

    其中,佛门五戒为起始,皈依者以佛法心性观照,得佛经点化后,可继续受“十戒”。而最高深的,就是十戒之上,那只有佛心最虔诚者才能被授予具足戒。

    而具足戒授予之后,他们,就不再是普通僧人了。

    是供养我佛的比丘、比丘尼。

    至于什么是比丘、比丘尼……按照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离成佛最近的一批人。

    道理虽然有些糙,但实际上情况就是如此。

    和道门的品级相类似。

    说穿了,玄奘虽然看起来年轻,可是品级已经达到了“红衣”的品级。

    已经有开山立院的资格。

    这是李臻所了解的具足戒。至于佛门里面,受了具足戒之后还有什么妙用,他这会刚想问,可是……

    “咚~~~”

    一股悠扬钟声忽然自天地之中响彻。

    这钟声没头,没尾。

    可是……却起雾了。

    雾气蓬勃,有人奏歌:

    “治日月之行律~”

    “治阴阳之万气!”

    “节四时之容度~”

    “正律历之术数!”

    “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

    “民保命而不夭,岁时孰而不凶。”

    “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

    “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

    歌声浩浩荡荡,如同是一个成百上千之人的大型合唱团在齐声念诵。

    在这诵念之声中,包括没有刻意用炁抵挡的李臻在内,在场的所有普通人眼里依稀出现了一座城池。

    城外,天宽地广,土壤肥沃,风调雨顺,四时顺调。

    城内,安居乐业,谈笑鸿儒,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好个风调雨顺,自然和谐的盛世!

    在李臻眼中如同乌托邦一样的美丽之景,让无数人嘴角都不自觉的泛起了笑容。

    真美啊。

    这美好的世道。

    真好啊。

    这和谐的世界。

    而就在这美丽的愿景中,无数人心头诞生了一个疑惑。

    如此盛世,何人缔造?

    接着,那歌声自梦中而起。

    自心头而出。

    “日月精明,星辰其行。

    风雨时节,五谷登孰。

    虎不妄噬,鸷不塾搏。

    凤翔于庭,麟游于郊。

    龙进銮驾,黄伏皂亭!”

    何人?

    何人?

    何人?!

    何人缔造如此盛世!?

    答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五行轮转证乾坤!”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阴阳家!

    瞬间,万民心头所向,雾气遇阳光而散,乱世至此而终。

    阴阳家,现!

    黑衣,披金。

    以鸟冠遮面,踏山水五德之履,手持顺天之玉圭,停留巨舟之前。

    “为盛世而出,礼敬陛下!“

    一丝缥缈之音起。

    上达天听。

    珠帘之内,杨广眯起了眼睛,看不出喜怒。

    环视群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