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说书人》

505.妙应(2/3)

妹这话的意思……可是不让我继续聊下去了?

    想了想,在酒水咽肚后,表情再次化作了平静。

    虽然不知为何,可他信妹妹。

    她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有自己的思量,不会无的放矢。

    在说,今天这顿饭就算谈不拢,不是还有以后呢么。

    只要道门的人还未来,那么一切就都可以谈。

    来得及。

    于是,他也不在聊这方面的事情,而是重新捡起了上午时聊过的长白山祖庭之事,当成了趣闻说给李臻听。

    李臻确实对这些也感兴趣,在加上崔干与崔婉容确确实实博学,知晓许多平常人不知晓的隐秘,一时间边吃边聊,气氛好的真真的不像话。

    而就在李老道和这俩人吹牛侃大山的时候,于栝城外,忽然凭空出现了两个人影。

    这俩人如同无根之木,在世间毫无任何痕迹,陡然出现在官道之上。

    一高一矮,一老一少。

    正是静明道人与他那名为“风儿”的徒弟。

    只是此刻少年小道士的步伐有些虚浮,脸色苍白,就像是刚从滚筒洗衣机里爬出来一般不堪。

    晃了晃身子,强行深呼吸了一口气,他在站定后,先朝着静明道人拱手:

    “师父,弟子修为欠缺,耽误师父之事了。”

    “无妨。”

    静明道人神色平静,眸如星河,光芒点点落在了不远处的于栝城池之上。

    “风儿,你且自行前去便好。”

    “……”

    少年一愣,想了想,问道:

    “师父是让弟子入城?”

    “不错,正是。”

    “可是……要去找那位师兄?”

    “去与不去,随心就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为师这边忙完后自会去寻你。去吧。”

    “……是。”

    见师父都如此说了,那少年也就不在多话。

    虽然脸上还有些苍白,步子也虚浮,但却很坚定的朝着于栝城中走去。走了几步,下意识的回头,却见静明道人的身影,已经消失了。

    ……

    龙火池中,那被孙思邈冠以“巽风”之位称呼的石柱上,道人盘膝而坐,面前是几个锦盒,而锦盒最前方,是一个大约篮球大小的青色炼丹炉。

    这些药材,都是崔干连夜从于栝周围调配的,不知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在午时及时送到。

    孙思邈在检查完了全部药材的药性后,便已经按照比例炮制好,静待时机到来。

    炼丹这种东西,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自然不需要说。

    他自己本就是天下有数的一品丹师,甚至,当初在老君观时,同辈之人最多,也就是和他胜负之间。

    而那时,他还年未而立。

    由此可见天赋。

    地利也无需说,天然的巽风之位,风助火势,这里,是这一池龙火最好的地方。

    现在只剩天时了。

    他在等。

    等午时过去。

    龙火本是天地至阳,而一日之中,午时阳气又是最盛。

    炼丹乃阴阳互补之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过犹不及。

    所以,这会儿功夫,孙思邈就踏踏实实的等着午时过去,日光渐弱,便开炉炼丹。

    这颗丹药,名为“三官续神丹”,丹方出自上古丹门,专门弥补修炼者受损本源之力,虽然谈不上是老君观的压箱底宝贝,并且材料也称不上多么珍稀。

    可难就难在对细微处的把握与控制。

    就像是手术一般,阑尾手术的精密程度,比起脑外科或者神经手术,多多少少还是差了些一样的道理。

    所以,这颗丹药,三品炼丹师勉强,二品熟稔,一品才能得心应手。

    恍惚之间,午时已过。

    在孙思邈的感知中,天地的至阳之力开始缓慢褪去。

    但他还在等。

    因为还不到时候。

    可就在这时,忽然,他眉头一皱。

    一股……熟悉而陌生的感觉,让他不由自主的朝着一个方向看了过去。

    当看到站在龙火池边的静明道人后,他眼睛猛然睁大,里面全是不可置信的模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