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万古共惊嗟(4/6)

及,几乎就要命丧当场了。

    幸好关键的时候天然禅师出手相救,以身挡住刺客的近身斩击。随后别院里闻声赶来一名禅师,挥舞禅杖力战几名刺客,终于拖延到了足够的时间,让别院外得到消息。待那群被疑兵之计困住的尚家军士一齐赶来,持盾护住家主,这才驱走了尚可喜的殒命之危。

    “平南王爷据说手臂上被砍了一记,挡剑的天然禅师则是伤至肺腑、血流盈盆,至今都昏迷不醒。幸好他慈悲为念,在弥留之际还苦求尚可喜不要大开杀戒,说万般罪责由他而起,故而此事尚未对外公布……”

    独老三说完这件事,额头上淋漓的冷汗与雨水已经不相上下,看向一切事物都有倾覆之相,“平南王爷已经回去养伤,但谁都知道事情绝不可能就此了结!我手下的花子昨夜就见到有人在抓捕武林人士,一遇反抗格杀勿论,这必定是尚府的手笔!”

    江闻知道他对尚可喜遇刺的反应这么大,并不是因为胆小如鼠。

    如果自己此时远在千里之外,自然可以把尚可喜这老贼遇刺的消息当成佐酒之资,痛痛快快地浮一大白。可如今同样身在广州城中,尚可喜遇刺的事情可就变成一件惊天大事了。

    清顺治七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入粤,围攻广州九个月而不下。根据当时人戴耘野《行在阳秋》的记载,广州市全民抵抗,撄城自守,男子上城,妇女馈饷,清兵则环围城外,双方展开了极为惨烈的攻防战。

    金庸先祖查继佐的《罪惟录》也记载,“北师两王攻广州不遗力,杜永和督守勤;副将张月总陆兵、吴文敏统水师,背城出战,多捷。”

    这个情况让清廷及尚耿两王都措手不及。

    原本清廷判断这次南方的反叛,不过是一些首鼠两端的武将在待价而沽,想趁着征南明委决不下时赚点便宜。毕竟此次反叛祸首、原广州提督李成栋早就对于自己功劳极大,却受到两广总督佟养甲的挟制而不满,言辞之间颇有异议。

    可到两王入粤兵临城下才发现,即便李成栋独自领兵去江西造反,城中留守的准备严谨也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原以为的顺风而偃并不存在,反而是叛军依靠倚城作战,让大意的清兵损失惨重。

    根据《尚氏宗谱》记载清寇尸体在攻城地点下,很快就堆得几乎和城墙一样高。可一边是坚守不降的水陆雄城,一边是手握军令状的多尔衮,两王亲率部曲攻城无果,尚可喜的弟弟清将尚可福在城下被击毙,就连督战的尚可喜都险象环生。

    终于在围城九个月之后,尚可喜依靠收买了城内叛徒,趁珠江退潮、濠堑水浅时,用木材铺垫濠底让水仅及马腹,清兵的骑兵得以顺利跨过护城河,一时万众鼓噪,耿继茂当先率兵从城墙缺口蜂拥入城,开始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清史稿》的记载“继茂与可喜攻下广州,怒其民力守,尽歼其丁壮。”在生命威胁下,尚可喜爆发出了极为恐怖的杀戮之意,城破后清军血洗广州,屠城总共前后计七日,波及左右四十里,所见之人尽行屠戮。

    杀人十八铺,填尸六脉渠,城中几十万百姓,呼兄唤弟,觅子寻爷,纷纷乱逃,哭声震天动地。惊恐万状的老百姓纷纷躲到六脉渠里,前者未死后者已填,满目都是手足蠕动。侥幸出城的人又碰上大雨,山洪骤至,霎间淹死了六七千人,广州城的东西濠几乎都被尸体填平了。

    像这样恐怖的杀戮才不过十年,几乎导致广州城内人口凋零,时至今日都没有五世而居的家族,成为了广州人永远的痛,如今尚可喜又在波澜不惊的广州城中又被人刺杀,并且刺客险些得手,谁也不知道这人到底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无怪乎天然禅师已经身受重伤,还要呕血劝谏尚可喜不要再开杀戒,希望一切罪责归于他一人。

    江闻深吸一口气,终于明白了自己这几天的担忧从何而来,但他更担心城中百姓会不会受到这件事情的波及,再重演一次当初的庚寅惨事。

    怒火油然而生,他只觉得剑鞘中的青铜古剑震颤不停,一股剑意从心底蓬勃而生,即将化为横跨天穹的龙吟虎啸,江闻既忧心眼下无状的险恶,又恼怒这些做事没有分寸的武林人士。

    “城中有这个身手的人不多,也不知道刺客抓到了没……”

    自古刺客之事不为人所容,故而出行每每吞炭漆身、抛妻弃子,即便事成也要剜眼剖腹、伏剑自尽,就是为了全忠与义时不牵扯到无辜的人。眼下这帮刺客懂得学聂政白虹贯日之事,怎么就不懂得隐匿身份呢?大庭广众之下刺杀尚可喜,可真有你的!

    “江大侠,这个我也打听到了。尚王府抓了一大批的武林人士,每日严刑拷打、审讯逼问,但目前还没有人承认此事为自己所做。”

    独老三吞吞吐吐地补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