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妖魔,瞎子武圣》

276、一路见闻(2/3)

着身后四名僧人郑重解释道:

    “闭口禅,开口即业,消罪免灾,减持罪业。”

    几名僧人听完,也是一惊,同时朝着虔诚武良行礼。

    闭口禅,不是一般僧人可以修持,若是得修,必能证得佛陀果位。

    比起寻常修持禅法,闭口禅更需要大毅力,大恒心。

    这时,那老僧伸手,似要邀请武良前去寺庙,但武良摇摇头,独自一人向前走去。

    身后几名僧人,见武良这般,眼神各自对视一眼后,也并未上前打搅武良。

    对于武良而言,瞎子,哑巴他都扮演过了,说不说话,也无所谓了,在某些时刻,确实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杜姆亚特城中,武良走进之后,却发现这里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白,从建筑,在到白色路面,甚至,不少民众的服饰也都是一副灰白的样式。

    城内朝气远甚与大梁汴城,武良手持铁棍,大步向前,心中慢慢感悟。

    “在历史的某些特定时刻,宗教,确有凝聚人心之力。”

    杜姆亚特城内民众,也都听闻了一位来自东土大梁高僧正在城中,远远的在武良身后观望。

    奇装异服,手持无头禅杖,修的闭口禅,对于民众来说,有着一种难言的吸引力。

    在城口处的几名高僧,也都召集了寺庙中的僧人,跟在武良身后。

    杜姆亚特主城是一条直道,全程很长,武良步伐不慢,见到武良有离去的打算。

    那老僧急了,连忙呼喊。

    武良停了下来,回头看去,只见那老僧身后跟着一名年龄稍小的僧人,手中捧着一个木案,上面是一件崭新的僧人衣衫。

    非是寻常的白色服饰,而是很罕见的黑袍僧服。

    佛教是杜伊斯国外来的一种宗教,经过漫长的发展,渐渐形成一种独属于杜伊斯国的宗教制度。

    这种黑衣僧袍,只有大智大佛之人才配穿上。

    老僧指了指木案上的服饰,又指了指武良身上的破破烂烂,有些酸臭的衣衫。

    武良笑了笑,单手行礼,老僧一喜,端过木案,双手呈过。

    武良点点头,也没推辞,接过之后,老僧双手合十后,带着小僧人就离去了。

    杜姆亚特城末处,黑闪早已在此等待多时,那老僧给的黑衣僧袍,武良的体格显然穿不上,只能随意的披在身上。

    城中民众,看到武良跨马疾驰后,驻足观看了一会,直到视线中,武良的身影变成一个小黑点后,这才散去。

    一位高僧路过杜姆亚特,对他们来说,也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

    ....

    ....

    又过了数日,武良出了杜伊斯国,边境之上渺无人烟,浩野千里,尽是枯黄与翠绿交织的景象。

    土黄的戈壁滩之上,有些零星被风沙掩埋的建筑,或斜立,或倒塌。

    这些被风化的建筑以小镇规模的样式存在,武良还在其中捡起了一把满是铁锈的断剑。

    这是战争与时间的伟力下,产生的无言结果,纵使长剑锋锐,也抵挡不住岁月的沉淀,令人徒增感慨。

    放下断剑之后,武良继续向前走去。

    沙漠中偶有绿色点缀,草植也都是一些绿色荆棘,沙刺状植物。

    武良心中枯寂,从越过察哈尔国高原之时,孤独不曾远离他。

    世间百态众生,所见景象种种,都在加深着武良对于人道的感悟。

    他的大路已经定下,心中那股仿佛是凝聚着无数生灵的火焰,此刻虽已熄灭,但仍保留着一丝火种。

    而关于在此界在找寻神秘的过程中,自己前半段路已经渡过了,后半段路,此刻,他也有了具体想法。

    原本早已定下的新人族统治大蜀星的计划,也更改了许多大致方略。

    一个星球之内,无论是制度还是社会体系,都该多样性的发展,不该只存一种。

    在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中,人族,究竟会是怎样的?

    武良又行走月余,空气中,咸湿气息略浓,脚下大地上,在这段时间内,不曾见到一个人。

    “我的到来,加快了文明的进程,若是没有我,人族又不曾大迁移,促进文明发展推进的媒介,也只有战争了。”

    武良心中默默说道。

    武良下了马,视线中,一处类似于高塔的景象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