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才三岁》

重生的第一百五十三天 研究方向(2/3)

   像大周一样,关外的蛮夷可达也囤积土地严重,富户越来越富有,土地越来越多,穷的越来越穷,土地越来越好。

    上交土地不会让他们这么样,相反还能让他们过得更好。

    富户站少数,他们一交就集体交,让虞园有些下不去手,写信的动作一顿,最终在信里又这样写道:

    富户主动上交土地,之后大周有什么好政策,可以优先考虑。

    未来的这些富户们无比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不过这当然是后话。

    回了周淑怡信,虞园把目光放到了海外上面,洋人的知识让人眼馋,可海外的女王皇室都紧紧握着这些东西。

    要把那些人和优秀著作拿过来,属实有些难度。

    海商已经到海外好几年了,不知是死是活。

    正是这么想没多久,到海外行商的海商们回来了,带回了瘦不拉几的洋人,还有一马车的书籍。

    书籍泛黄,是那些海外皇室视为禁书,收集进皇室的优秀著作。

    之前带奥斯汀他们,海商们只用了一点时间,这回就带几本书,还有几个呆在牢里的洋人,就硬是花了几年时间,可见事情之艰辛。

    好在他们都安然无恙回来了。

    这个时候的西方注重的是"稳定"与"和谐",却也是人们对自然探索的萌芽期。

    政治上,欧洲各国开始与九州、印度和土耳其进行小规模的通商贸易,并持续在东南亚与大洋洲建立殖民据点。此时多数的王权国家正处于全盛时期,但民主思潮却逐渐燃起,并以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最深。

    居安思危,在这样一个时代转变当口上,抓住人才进行国力升级,是虞园想要。

    学术上,在西欧兴起的启蒙运动开始挑战基督教教会的思想体系,使科学的成果感染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欧洲以外的地区也透过传教与贸易的方式接触这思潮,进而产生小规模的学术复兴运动。

    另外,由于商业上的需要,部分技术孕育而生,成为工业革命之滥觞。而在技术外,生产与管理方式在西欧逐渐发生改变:传统世袭的学徒制逐渐被破坏,分工与工厂生产方式开始抬头。

    艺术与文化上,追寻希腊与古罗马风格的新古典主义盛行西方世界,并影响印度与中国的宫廷艺术。但同样的,中国和大洋洲的文化物品流入欧洲,使西方世界的上流社会吹起十分表面的异国风。

    这一时期的殖民活动,依赖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等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是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为,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

    以前听到系统提到后世,虞园就很好奇的听了,鸦/片战争等等,都是她不能忍受的,那都是未来要发生的事,现在担忧的无济于事。

    这些她都知道,可是她是真的把九州放在心上的。

    忧虑让她总是陷入迷茫,好在惠安老头,前段时间给她讲了各种无可奈何,只要把现在的事情做好就好,把能做的都做了,以后的事情看以后要怎么发展。

    看见海商又带了这么多人才回来,系统有点沉默,之前墨家的事情,它还没有告诉虞园。

    看她这么重视西方的技术,眼看着世界科技又要朝着消耗能源的方向发展,它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私心上它是想让虞园推广墨家的技术的,可公道上讲,这又是这个位面本来就该经历的。

    未免夜长梦多,系统还是告诉了虞园,要怎么选择就看她自己了。

    “你说,墨家使用的技术,是未来星际的基础版。”

    系统点点头,不像小说里写的星际文,它们真正的星际才不是用的其他资源,是压根不用多少资源,用的都是用之不尽的自然力。

    墨家的矿车还是机械鸟,都是这个原理。

    “要想发展这种技术,会,比洋人那套快吗?”

    系统摇摇头。

    怎么会比洋人那套快,星际才真正发展起来的东西,哪里是现在就能普及开来的。

    要达到星际那样的水平,要很久很久,久到宿主这个身体自然死亡,都不可能达到。

    “那能不能达到后世现代的水平,同样的时间,能不能速度与洋人一样。”

    虞园眼睛一眨不眨,要是一样的速度,她肯定会选择墨家那一套,可怕就怕不一样。

    大周要是用墨家那一套,发展起来慢如蜗牛,而海外的西方用资源迅速起身,到时候大周还是一样要挨打。

    那时候都不应有大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