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就变成石碌岭。在明代中期,当地人发现了石碌这里产铁矿,所以很多人跑到这里挖矿出去卖钱,只是石碌这里交通实在不便,在加上地处黎区,开采成本太高,才没有形成规模化开采。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39年日本侵略者侵占海南后,强征几万民工,以刺刀和皮鞭逼迫民工在石碌岭上没日没夜地开采,对石碌铁矿进行疯狂掠夺性开发,把50多万吨的富铁矿石运往日本。
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收矿山,他们不但没有恢复生产,反而变卖机器设备,铁矿区萋萋荒草一片。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同年10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组织人力对石碌矿山进行修复,并恢复生产。
海南石碌铁矿是我国铁矿石的重要基地之一,它不仅有丰富的铁、钴、铜资源,而且还有镍、硫、铝、金等多种矿产资源。据探察,铁矿储量达数亿吨,品位高达62%以上。专家认为石碌铁矿资源之丰,品位之高,闻名亚洲,称著世界,被誉为「宝岛明珠,国家宝藏」,到2017年8月资源已基本挖完。
不过赵福祥现在并没有能力开发其他矿产,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手段来挖矿,赵福祥没见到明代这种开矿手段十分好奇,等他走上前才看到这些矿工的采矿手段很落后,除了用铁锨铁棍搬撬外,碰到大块的铁矿石只能先用火烧,等火焰熄灭后浇上凉水,用温度差让铁矿石产生裂痕,然后在用工具撬开运走。
赵福祥估算了一下,如果一个成年工人每天工作十小时的话,大概只能产出十石的铁矿石,也就是一吨,这产量太低了。
赵福祥挥手叫来工头秦效忠问道:「一个人每天能产多少矿石?」
听到秦效忠回答二石后,赵福祥点了点头,这种产量与自己估计的差不多。现在矿场上有一百多人,也就是一天能出产二十吨。按照七成五的含量,也就是一天产出生铁十五吨,这还没算生产运输中的损耗。
赵福祥不知道炼钢的损耗比是多少,不过估计也不会小于一半,这么算就算这帮工人一年下来不休息,也只能产出生铁四千多吨左右,虽然也算不错,比欧洲那些列强强多了,但按照赵福祥心中的预计还差了老远。
船用重炮一门就需要一千斤钢,水寨那三艘大鸟船,一艘就要二十门火炮,这就是二十吨钢铁。除了这些还有火枪,一杆需要八斤钢,还有赵福祥规划中的铁壳蒸汽轮船,那个不是用铁大户,这么算这四千多吨生铁根本不算什么。
看来要提高产量了,赵福祥叫来秦效忠问道:「老秦,能不能将产量提高五倍?」
啥?五倍?秦效忠听赵福祥这么说好悬没吓死,他赶紧说道:「总舵主,这可使不得,咱们一共才有一百三十二人,每天工作五个时辰已经是极限,如果在提高五倍的产量岂不是要他们命吗!」
这些工人都是流民,大多都是从北方各省来的,秦效忠虽然跟他们不熟,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活活累死在矿上。
赵福祥听秦效忠说完感觉这确实是个问题,他问道:「如果增加人手呢?」
秦效忠想了一下说道:「现在码头修路的一百人,开矿的一百多人,这里已经集中了近三百人,昌江这里道路不便,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外面运来,三百人的补给已经是上限,小人估计最多可以达到五百人,在多就要有人挨饿了!」
赵福祥一听也是,从昌化堡到这里将近一百里的路程,道路不便,所有东西都要畜力运进来,在增加人口实在有些吃力。可是这产量也必须要提上去,赵福祥想了想说道:「你跟周围黎人的村子怎么样?」
秦效忠不知道赵福祥什么意思,但还是老实回答道:「这半个月来关系还不错,我给他们一些铁器食盐,换一些猎物改善生活!」
「不,我不是问这个,我问你能从黎人的寨子雇来人不?」
雇人?秦效忠马上知道赵福祥的想法了,他想了一下说道:「从他们那雇人倒也可行,不过黎人人数太少,那几个寨子只能雇到五六十名劳力。还有这价钱也不便宜,估计每人每天怎么说也要一两食盐!」
他娘的,每天一两食盐,怎么不去抢!提到抢赵福祥想到一个主意,他问道:「黎人之间是不是也会打仗?」
秦效忠不知道赵福祥什么意思,回答道:「是啊,前几天离咱们最近的一个黎寨就与边上的黎寨打了架,听说死了几个人。」
「这就行了,你去跟黎寨说,咱们提供武器,让他们去抓有仇的黎人,抓到后咱们每人给他们一斤白糖,带到这里为咱们挖矿,你说怎么样?」
一个奴隶换一斤白糖?秦效忠知道白糖在黎区的价值,如果按照赵福祥说的办,那帮黎人不都疯了不成?
秦效忠想了想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