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软饭王》

209.故都官吏,回望长安督九门(2/3)

在这六人心中已经是神化了,自然做事都是有深意的。

    此时,正在一边感受自己体内那种排山倒海一般的能量,一边警惕的观察进入长安城后周围人群情况的孙十七,也是为他们当时的抓紧时间修炼的明智选择而庆幸不已。

    他们刚突破时,感觉自己的战斗力只比突破前增加四五倍而已。但被李睿折腾一通,再静下来修炼一天以后。

    居然发现,自己的战斗力比突破前增加了十倍不止。

    通过交流,他们六人基本都是这种状况,此时他们对李睿折腾他们的居心再无怀疑。

    这主子虽然一直对自己等人不假辞色,打在身上也是真疼。

    可这内心是真为了自己这些人好啊。

    这种主子上哪里去找?

    自然,对李睿的忠诚度又是在满级的基础上加了满级。就是那种李睿任何命令都会盲目服从,绝不会问“为什么”的死忠。

    这次进入长安城,龙卫的前锋没有再次犯下镇北关的错误。

    一路安排都妥妥当当的,自然也就没有让长安的守军给李睿吃闭门羹。

    所以,李睿一行三十一人快马来到了长安最大的酒楼:

    春风细雨俱乐部。

    此时,李睿也没有必要再过于强调行踪的保密。有心人该知道的也就都知道了。

    长安在大隋杨坚的时候就是大隋的国都,后来是杨勇登基后,力主迁都,这才出现现在的东都洛阳。

    但在长安还是有一套留守的朝廷官员的。

    这其中有以前杨坚的老臣子、老班底,当时迁都时,拒不迁走的。

    当然,他们只是自己不舍杨坚创立的国都,个人不愿意搬离,并没有影响杨勇的迁都大计。

    而且,这批人都是随杨坚夺取天下的老臣,资格老,威信高,杀又杀不得,强行迁到了新都,杨勇反而还不好指挥。

    所以杨勇还是以照看王都的名义,容忍了这批人继续留在长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并且依然按原有官职,发放薪俸。实际上就是花点钱养起来算了。

    杨勇觉得,这些人离开了帝王中枢,既没有军队也没有粮饷,也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女帝登基后,也被这些老臣的忠义所感动,依然维持了这个政策不变。

    并且,女帝还以各种理由,把杨勇的一些心腹都委派过来,任职这里的各种留守官职。

    慢慢的,长安这里就成了一个个在和政敌的斗争中失败或帝王不喜欢的官员的养老的场所。

    甚至,为了更好的清洗朝廷中的发对派,从杨勇开始,这长安的官员配置的级别就越来越高。

    比如,洛阳的兵部侍郎在斗争中落了下风,但其家族根深蒂固,反对派系也不好做的太绝。

    皇帝若是也觉得这是个人才,一时用不上,杀了又可惜的时候,就可以让这个兵部侍郎平调,甚至是官升一级,调到长安留守的班底中担任兵部尚书。

    只是这个兵部尚书只享受兵部尚书的各种待遇和薪俸,却无半点对兵部的影响力。

    也就是被排挤出了帝国权利中心。

    当然,若是这个派系多少年以后能再翻身,这个在长安城任职的兵部尚书也是有可能被皇帝想起来。

    重新回到皇帝身边,享受权利带来的快乐。

    所以,这两类官员,不论是杨坚旧臣还是杨勇旧臣,只要不甘心在长安养老,还想有点作为的官员,都会时刻紧盯朝堂的动态。

    这样,才有机会对女帝投其所好啊。

    自然,李睿没有做到绝对保密,甚至龙卫根本就没有遮掩行藏。

    大大方方的穿着龙卫的制服就进入了长安。

    而黑山卫已经存续了十几年,朝堂之上的诸公早已知道这支部队的一些特点。

    现在这一支进城的部队虽然人数并不多,前后加在一起只有两百来人,而且个个都看起来有点营养不良的瘦弱感觉。

    但那身上的装备却是实打实的黑山卫系统的特征。

    所以,李睿刚在长安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安顿下来,也就是美美的泡了一个热水澡,洗去了一身的疲倦,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的时间。

    他所居住的院子外面就来了拜访的官员。

    “主子,长安九门提督宋世杰前来拜见。”

    赵十二对正在花厅喝茶的李睿汇报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