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连串的质问,驳的无言以对,半晌之后才道:“在下那些恶名,多数都是以讹传讹。真人是当时高人,自不会被谣言蒙蔽,还望明察!”南华子道:“任你花言巧语我都不信,贫道今日定不让你继续为所欲为!”
玄空心想自己登岛后什么事也没做,实在想不通这老道士为何如此激动?只得说道:“那你想怎样?”南华子道:“你退出仙岛,我可以不再追究。”玄空道:“真人说笑了,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我又不会水,怎么退走?”南华子道:“那也容易,只要你封了穴道,待今晚落潮之时,我自会带你离开,保你无伤无损。”玄空听他越说越过分,气极反笑,仰天打了个哈哈,言道“在下可没有束手就擒的习惯。”
南华子早知言语无用,厉声道:“那可就得罪了!贫道正要领教领教你的手段。”说话间,已然出手。
玄空瞧着南华子手中木杆如化活物一般向自己击来,只得出指招架。同时道:“当真动手?”他心想:“这南华子也是江湖正派领袖之一,若是众目睽睽之下将他打伤,那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另者他是道门真人,我若将他所擒,那道门众派也必将视我为大敌。”心中顾虑不少,是以出招只被动招架,并无反击之力。
南华子见对手轻轻一指,便荡回自己的木杆,心中倏然一惊,暗道:“这妖僧果然了得!”手中的木杆越使越快,忽强忽弱,数招如同一招向着玄空击去。他所用的实际是一套剑法,唤做“七十二招齐物剑”,这剑法旨在“无分别”,无论剑招快与慢,劲势刚猛与绵柔,都为无分别,且相互转化,就连前招与后招都没有明显界限区分,一招可拆分成数招,数招又可以看做一招。
玄空见老道士一出手就是绝招,着实不敢怠慢,将少林指力化作剑法与之相抗,同时思虑脱身之策。
眼见南华子一支木杆挥洒自如、无滞无碍,引得围观之人赞叹不已。南华子成名数十年之久,近年少与人动手,即便偶尔出手也只是指点门人武艺,似今天这般酣然大战属实少见。众人又见,那玄空戳戳点点,将南华子凌厉的攻势尽数抵御,也是暗暗赞许。
须臾之间,两人已经打了数十招。南华子越打越惊,只有亲自动手,才能体会到对手武功之高深莫测,此人每招每式似乎都行有余力,只图自保不图反击。不禁汗颜:“假如他与我对攻,那我岂是对手?看来他玄空是名副其实,反倒我妄称什么道门三尊,却是夸大其词了。”想到这里,南华子发鬓渗出的汗水,涔涔而下,招式也不如先前那般迅猛。又想,传闻此人不仅武功奇高,更有一身妖法。怎地眼下用的都是佛门正宗?不见有什么妖法,莫非此人更有什么阴谋?
玄空正谋脱身之策,眼神扫见周围的人,灵机一动。他趁着南华子攻势渐缓,一掌拨回木杆,陡然扑向道门三秀。南华子心中一惊,手中木杆脱手而出,击向玄空后腰。这一击旨在逼玄空回身招架。
不料玄空单手合十,那木杆飞到身后丈外,便突然落下。他又即右手一挥,李伯先只感觉身子被一道柔物卷起,不由自主向前飘去,糊里糊涂已经被玄空擒在手中。众人见状无不骇然,不少人失声叫道:“妖法!”
南华子见多识广,瞧出这所谓的妖法应该是一门极为罕见的高深武学。他那伸手一抓,与江湖上盛为流传的“擒龙控鹤”有异曲同工之妙。眼下自己徒弟抓在敌人手中,南华子也不敢妄动,只得道:“尊驾武功奇高,贫道佩服,只是这手段可不算光明。”
玄空心想:“要不是你这老道不问青红皂白与我纠缠,我又怎么会出此下策?”言一声:“少陪了!”提起李伯先用力向南华子掷去,随之转身奔向山顶。
南华子本以为对方会借此要挟自己,未曾想却是直接把李伯先抛了过来。吃惊之下,大袖挥舞如一面风帆,使绵柔之力将李伯先身上余劲化解。随即解开了李伯先的穴道,手一搭他脉门,发觉其脉象平稳,体内并无暗劲,这才稍稍宽心。
南华子暗暗诧异,这妖僧玄空似乎并不像传闻中那般好斗好杀,似乎也不愿与我为敌,可即便如此也不能放任他在岛上走动。便对李伯先道:“伯先,你与众师兄弟尽量避开此人,为师还要追上前去。”
李伯先脸上惨白,怔怔后怕,缓了许久才道:“是!弟子遵命。”这时南华子已然走远。
蓬莱仙岛不过方圆里许,放在陆地上就是个小山包。玄空跑出百步,又到了第六处景观。这是一座硕大的岩石,岩壁写道:“观日岩,赏曜日灼灼。”
看全这六景,玄空终于了然,“蓬莱三仙掌”前三掌为“惊蛰鸣雷”、“风起排云”、“穿林打叶”,对应雷、风、雨;中三掌为“落霞余晖”、“镜花水月”、“灿若星璀”,对应霞、月、星;后三掌为“鳞波生浪”、“冷露无声”、“曜日灼灼”,对应浪、露、日。当年蓬莱仙人仅仅看了九个自然景象,就创出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