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空如同不闻不见,脱掉了乔装的俗家帽子,露出戒点,从容走上前去,双手合十拜向几位掌门人,道:“小僧玄空,拜见众位大师、道长。”又对着静智大师道;“大师的脚程当真是快啊。”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难道所谓的玄空大师就是十多岁这小和尚?只见静智大师面露微笑,合十还礼,神色并无异样,旁的几位僧人虽感惊讶,不过也以平辈见礼。须知若这小和尚辈分属实,礼数不周,就相当对少林玄字辈高僧不敬。
突然道门一众人中爆发出刺耳的笑声,一位老道士说道:“哈哈哈!可笑,可笑,静智大师,贫道常听闻‘出家人不打诳语’,然而您此番作为可谓大相径庭。真是太也荒唐!随随便便找了个小和尚,冒充少林玄字辈高僧。等一下是不是又要随便找一套剑法,告诉大家是少林派‘断臂剑法’。”
众道士中也有人跟着起哄,一时间纷纷攘攘,喧声大作。静智大师道:“这一位当真是少林寺灵痴禅师的关门弟子,玄生大师的师弟。”那老道士袖袍一甩,只道了一声“哼!”
静智大师心中不悦,隐忍着说道:“陈天师,稍安勿躁,看看便知。”
这时玄空接过剑来,仍使出那路断臂剑法,只第一剑刺出,喧扰之声就熄了。随着这剑法一招招递出,不时有人心中想到:“这次可真走了眼,想不到这小和尚竟有如此剑法造诣。”每每至剑法精妙之处,更有人“呵!嗯!好!”的低声暗喝,再无人敢露出鄙夷之色。
待到玄空使出“断臂剑法”最后一招“断臂立雪”,众人才知这剑法的由来。正是取自慧可禅师以断臂立雪拜师达摩老祖的典故,这一剑确实是剑走左臂腋下,但是并非是刺,而是上挑而削,好像要削断自己的手臂。这样一来,也就大致能排除南少林僧人误用此招同归于尽的可能。二人更像是被一剑刺中,僧人临死之际,用手握住这剑柄。
正当玄空要收剑之时,只听“噌”一声宝剑出鞘,裴仙观二观主斜剑刺来,口中喝道:“待我验验剑法真伪,小和尚小心啦!”玄空余光扫了一眼,见对方修为也一流后期,心道怕你作甚?当即挥剑招架。
电光火石之间,两人已经拆了数招。这裴仙观二观主所使用的剑法,名叫风雷剑法,一招快似一招,只听得“乒乒乓乓”兵器相撞之声,片刻间,两人的剑锋不知交了多少次。若以剑法而论,裴仙观二观主要强于玄空,只因他主修剑道,而玄空的剑法只是偶然学来。仗着剑法之威、身法之妙,二观主便想转到玄空身后,出剑以逼他使出那招断臂立雪。然而玄空可不愿受其摆布,每至剑法落于下风,便会使出拳脚上的功夫,或拳打、或脚踢将其逼退。
众人见玄空不仅剑术不凡,拳脚上的功夫似乎更胜,愈加佩服。更有眼明之人识出,他所使的功夫全为嵩山少林佛门正宗,少林僧人的身份已经坐实。
有人想到:“少林派数百年居于武林第一大派,果然名不虚传,这么小的和尚就已经练成一流功夫,那些高僧想必更为了得,此后与少林寺打交道,应当再客气一些才是。”也有人想:“这玄空法师一定是身材矮小,但内功深厚,驻颜有术,留得一幅童颜,实际年龄绝非这么小,否则安能练就如此功力?”还有的上了年纪的武人,连连叹气,暗想自己这把年纪当真活到了狗身上,若与二观主易地而处,怕是早已经落败。
两人大战二百招有余。玄空极少与人以剑法相斗,这一次与二观主比剑着实大受益处,其剑招逐渐圆润,愈斗愈欢,心神大畅。
反观二观主久战不利,莫说克敌制胜,就是想要逼着玄空使出“断臂立雪”也是不能。他又见玄空气定神闲,不禁更是心急,这路剑法越使越快,转而已经落入下风,大有落败的可能。数招之后,二观主早已经萌生退意,心想着只消玄空使出断臂立雪,自己立刻收剑罢斗。
其余道长已看出了二观主的尴尬处境,同样是心急如焚。这场斗剑逐渐演化成了佛道两门的颜面之争。倘若二观主输了,消息传到武林上,经众人那么添油加醋,说什么例如“裴仙观二观主惨白于少林派沙弥之手”,道门定会名声大损。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只见二观主已是汗如雨下。突然又一道拔剑的声音,原是三观主忍耐不住,上前相助,挺剑刺向玄空背后。
大观主见三弟沉不住气,竟不阻拦。他心中自有盘算:“老三出手刺人后背,那玄空只能以断臂立雪应付,再以拳脚功夫抵御老二的剑招,到时候我一出手令两方罢斗,说几句场面话,此次危机就此揭过。嗯,妙哉,妙哉!”
而众位僧人见三观主偷袭,大为恼怒,有的年轻气盛的更是喝道:“以二打一,好不要脸!”静智大师面露不悦正要出手相助,却见玄空仿佛丝毫不再意一般。更奇的是,下一刻,只见玄空丢掉了手中剑,斜过身子来双手出指。只听“呲呲”两声,两道指力破风而过,群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