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纪行录》

第一卷 四境行 八十五 搅局(2/5)

前,他分明站着,却觉得坐在椅子上的张道衍正在俯视着他。

    苦涩开口,这位曾经为张道衍气节所折服的太平间二把手,终于也为天下大势折服:

    “大势难挽,何苦呢......民不聊生,苍生水火,江云是最好的选择......”

    他无法理解张道衍的坚持,这种注定的失败究竟有何意义?

    张道衍用手扶着桌子慢慢站起,一言不发地走下堂去。

    “老秦,把刀放下吧......”

    他的背影那么落寞那么凄凉,整个王朝只剩下一人苦苦坚持着旧日的荣光。

    秦行义松开兜里握着的小刀,收起桌上的残缺玉佩,转身沉默地看着张道衍缓缓走去的背影。

    垂垂老矣的丞相失去了所有一切,为之奉献一生想要稳定的秩序终究破灭了,这一刻显得如此落寞。

    他有错吗?他没错,江云不夺权,天下不反叛,扶持天子成长,一切还能回到从前。

    可是这又怎么可能呢,以贪婪的帝王野心建立的王朝,最终也将毁在贪婪的帝王野心手中。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所以他注定失败。

    堂前什么也没有,泥墙围的院子里,只有一颗枇杷树。

    这个老丞相最后的选择,是自断浑身气脉,自散所有修为,吊死在埋葬妻子的枇杷树上。

    秦行义紧紧握住手里的残缺玉佩,这是他向新王表忠心的最好物品,那个老朋友把这作为最后的祝福与诅咒留给了他。

    老伙计,祝你日后平步青云。

    老伙计,我诅咒你日后不得安生。

    看着张道衍挂在树上的尸身,一种愧疚与不安深深植根心底,从此将伴随他的一生。

    夕阳残照,一日间见证了两个传奇的落幕,就是天地也觉得悲凉,最后的余晖消失,一切被夜幕笼罩。

    张道衍,自守仁,任三朝宰相,一生清贫,恪守道义,菀时家中无金银,唯余枇杷树一颗,死前留诗于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道衍道衍,道义衍生不绝,有薪火相传之意。

    此后天下平定之时,雾燕二州平民百姓尽皆披麻戴孝一日。

    圣人亲笔题词:千古一相。

    注定失败的坚持毫无意义吗?

    其实是有的,在千古传唱的佳话里。

    人们会记得有这么一位宰相,严于律己,为国为民,恪守道义信条,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直到最后也用生命对篡位的小人们发出了反抗的绝响。

    ......

    一男一女疲惫地钻进小巷子里,被灵力呵护滋润着的垂死之人悲哀地躺在女子背上,悲哀地看着城中民众的狂欢。

    所有人都在欢庆,欢庆新王的登基。

    之后清算之时要死多少人,平定诸侯叛乱要亡多少人,都没人在意。

    两名守在院子前的侍卫并不管这些事情,他们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男子警惕的打量四周,两名侍卫发现两人,还不待动作,头颅已经落地。

    纪平缓了缓起伏的胸口,一抹潮红涌上面来。

    在江云一伙眼皮底下施展虚空剑隐,就算他天赋异禀身具奇功,也是压力颇大,当时姜承平分明已经察觉,能以奇门遁甲拦截自己,却没有做,这是为何?

    心中思索,一切变得太快。

    将军府三豪杰,数三师弟纪平为末,世人都很奇怪,为何刀法闻名的萧开甲将军要收一个使剑的弟子,并且从来不教。

    余紫笑本来也不明白,这个师兄整天泡在青楼里,师父怎么还不赶他走?

    现在她懂了,师父早已将一切托付给了这个天赋异禀的师兄,然而最后,他们还是无法抛下萧开甲离去。

    余紫笑担忧的看着这个平日玩世不恭的三师兄:“纪平师兄,你没事吧?”

    纪平的笑还是那么轻浮,只是看向师父残破的身躯之时眼中的怒火怎么也藏不住:

    “师妹不必担心,比起处理我,他们更在乎山河社稷令。”

    “我们回到怀阳城,他们是万万想不到的......”

    说罢一剑斩开围栏,缺口光滑如镜。

    余紫笑沉默地跟在师兄身后,背上的萧开甲已经意识模糊,却泪流满面的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