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渊行》

第十章 蒲田有若隐(2/3)

,移位让她来烤烤,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看了一眼门边有些沉默的温馨儿。

    四人围着碳火,向老人述说他们在学校的点点滴滴,老人有些困乏了,对温馨儿道:“馨儿,今天天气好,你带你同学出去转转吧!这方圆几十里的橙子还是有些看头,也可以去蒲山上逛逛,去烧烧香拜拜佛,那上面的若隐寺还是有些灵验的。”

    温馨儿家乡是前两年一个大老板将土地全部承包了才开始种植橙子的,之前村里居民的收入也不如意,绝大多数人都外出谋生了。

    一路上,温馨儿给洛子幽他们讲着村子渊源,带着两人领略本地的风土人亲,有遇见路过的村民时,也极有教养的打着招呼。

    细雪覆盖田间,三人沿着大路漫步。

    洛子幽趁慕清婉注意其他时,一把抓住了温馨儿的手掌,温馨儿被这突然的举动吓得茫然了片刻,随后想要挣脱,却发现挣脱不开,也不敢发出声响,只是盯着洛子幽,眼眶慢慢的红了。

    洛子幽与她对望,眼中没有欺凌和恐吓的意思,只是有着一份关怀和想要探究的意味。

    温馨儿的手很冰,是伸进口袋里也捂不暖的那种。但又很难想到,一个在农村长大,没有练过钢琴,只是和事务打交道的女孩儿,手型能长得这么好看。指尖纤细,指节修长,掌背匀称,腕似白藕。

    洛子幽将她手掌轻轻掰开,两人手掌放在一起有明显差别。

    农村本就比不得城里,再加上天寒地冻的,这女孩儿也舍不得让年老的奶奶做事,几天未见,她双手红通,有些伤痕,没有之前的白嫩光滑。

    洛子幽放开她的手掌,温馨儿目光有些惊呼不定望向某处,两人没有交流,又各自前行,只是她离他的距离似远了些。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大夏国建国前,若隐寺就已建寺,于方圆也算有些人气,香客游者虽算不上络绎不绝,但也时常纷纷闻名而至。

    日悬于空,山林普照!

    山路是石板铺成,还算好走。一行三人,悠悠晃晃总算登顶。

    山顶间层层叠嶂,视野开阔。从山上往山下望去,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

    稀稀罗布有人户,田野山间种橙树,渺缈若听鸡鸣犬吠皆一眼望穿。

    若隐寺很小,散散落落五六间房屋,随岁月蹉跎极为老旧,洛子幽第一眼的印象是真正的青灯苦佛、贫苦朴素,不像某些商业化的寺庙,装饰的金碧辉煌,却只是为了换层面的捞钱。

    积雪的缘故,今天的寺庙有些冷清,出去寥寥几个僧人在扫雪,只有洛子幽三位游者。

    有小沙弥见到来人,也有些意外,忙放下手中之事上前引路。

    洛子幽见这小和尚唇红齿白、根骨清奇很讨人喜,幽默问了句:“小和尚,不要门票钱吗?”

    小沙弥双手合十,面上恬静虔诚,向洛子幽三人摇了摇头。

    三人驻足观望,正中主殿上飘逸写着“若隐寺”三字,内有木鱼“啵,啵”的敲打声传来。

    洛子幽三人向小和尚每人请了三柱香,在殿外香炉点燃,缓步进入大殿。

    入殿,光线有些昏暗,殿中清冷,布局简单,没见到金辉灿烂的佛祖,只是一尊有些色彩的泥佛!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僧面向大佛做着功课。

    老和尚见来人,起身双手合十面向来客。

    洛子幽三人立于香炉,面向大佛,带着尊敬、诚心跪拜请愿。

    上完香,老和尚做了个双手合十礼道:“阿弥陀佛!贫僧法号悟尘,是寺中主持。”

    洛子幽见老僧披着旧红袈裟,面上一片慈眉善目,三人也合一还了一礼。

    老和尚仔细端凝了三人片刻,更多的重点则在慕清婉身上打量,有些踌躇不定对她道:“施主是否认识一位姓徐的女施主?”

    慕清婉有些奇怪于老和尚对她的关注,细细回想,才捉摸不定道:“姓徐……的……女施主?应该不曾识得!”

    “可能是老和尚年老眼花,看错了。只是觉得姑娘的手链与贫僧曾相赠一位故人的那串有些相似!”

    话一出口,洛子幽有些震惊和怀疑,他母亲不就姓徐吗?难道他母亲以前也来过这里?

    他让慕清婉取下了手链,交于老和尚仔细辨别一番。

    良久,老僧才有些他乡遇故知的欣喜道:“善哉!善哉!佛也,佛缘!”

    “多年未见,徐施主可好?”

    洛子幽声音低落道:“母亲已逝去多年!”

    老和尚有些于心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