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强族长》

172 四方云动(3/4)

吧,朕没事,休养一下就好。”

    “奴才遵旨”范文程谢恩后,这才再次坐下来。

    看到孔有德、尚可喜等人也要跪下问安,皇太极挥挥手说:“诸位,这是宴会,不是朝堂,一切礼仪皆免,都坐下,陪朕好好喝几杯。”

    众人哄然说好,于是众人齐齐喝酒。

    酒过三巡,味过五番,在皇太极的带动下,

    气氛一片融洽。

    看到时机差不多了,皇太极突然开口:“勇士们的伤口已经愈合,马儿长了膘,收成还是不好,粮仓快要见底,为了让八旗的子民能熬过漫长的冬季,朕决定入关狩猎,诸位有何建议?”

    松锦大战,皇太极也是倾尽全力,

    本想通过和谈索要好处,没想到和谈泄露,

    明朝不仅中止了和谈,连主持和谈的兵部尚书陈新甲都杀了,

    谈判桌上拿不到想要的粮食和财货,

    皇太极决定派军队去取。

    辽东尽在八旗的控制之下,明朝对防守对八旗铁骑而言形同虚设,

    这时候不掠夺人口财货,还等什么。

    范文程大声说:“奴才觉得,这个主意甚好,大明精锐在松锦一战中,差不多消殆耗尽,据奴才得到的情报,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义军,把中原地区快要翻个底朝天,趁大明乱成一团之制,正好补充粮草和青壮。”

    一听到准备入关抢掠,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面露喜色,

    连连开口附和。

    三人原是毛文龙的部属,袁崇焕杀毛文龙后,

    很快就投降建虏,

    对明朝颇有怨恨,投降时间也久,对建虏的忠诚度也高,

    入关抢掠,多是汉八旗打前锋,

    关宁铁骑都没了,正是升官发财的好机会。

    皇太极给范文程打了一下眼色,

    范文程会意,笑嘻嘻地说:“洪牛录、祖总兵,你们对明朝很熟悉,不知对这次入关,有何建议?”

    洪承畴在投降仪式上,皇太极为了以示恩典,封他为镶黄旗的包衣牛录,

    二次降清的祖大寿,皇太极非常欣赏他的勇猛和气节,亲自从宝座走下把他扶起,好言安抚后,还封他为汉军正黄旗总兵。

    祖大寿拱拱手说:“皇上,范章京,祖某是一介粗人,只会弄刀舞枪、冲锋陷阵,对谋略这些一窍不通,皇上指哪打哪,至于谋略,就不献丑了。”

    范文程有些不满,刚想挤兑二句,皇太极已经开口:“哈哈哈,祖总兵还是那般直率,罢了,自罚三杯吧。”

    祖大寿打仗悍不畏死,被围锦州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马食尽,杀人相食也不肯投降,

    坚守长达一年,多次斩杀清将,后来对明朝失望,也不希望跟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就这样战死,

    得到皇太极的承诺后,这才率部投降,

    换作其它人,肯定把祖大寿杀之而后快,

    皇太极是典型的强者思维,对他来说,收服一个这样的猛将,是属于他的荣耀,

    论官职,洪寿畴比祖大寿高多了,

    两人一起参加投降仪式,

    祖大寿封为总兵,洪承畴只是牛录,

    还是镶黄旗牛录,一个降将哪能指挥得动这些皇帝的亲兵,

    说到底,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

    两人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一目了然。

    祖大寿不卑不亢地应下,当众自斟自喝了三大杯。

    洪承畴眼里闪过一丝羡慕,很快说道:“依...依奴才看,若是只为人口和财货,最好的行军线路是山东。”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明朝还有很多人效忠他们的皇帝,像左良玉、孙传庭、刘泽清、唐通、史可法等人还在,京城也加固过,若是进攻京城,怕又不是一场硬仗”

    “其它地方,不是遭灾,就是经过多次掠夺,油水不多”

    “山东相对富饶,人口也多,松锦之战精锐抽调了七七八八,即使强攻,损失也不大。”

    “大明现在的兵力,不足以对清军造成威胁,不过现在多了一个不稳定因素。”

    祖大寿可以拒绝,洪承畴不敢推搪,

    自己本来就是文将,连个谋略也说不出,

    也就是没有利用价值,

    没人利用价值的人在盛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