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次子》

第四百二三章 朱朗杀回应天(2/3)

确定罪名成立,那么王康年最少是个流放。

    可是谁知道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王康年要完蛋的时候,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王康年的妹妹成为了当朝大将军蓝玉的小妾,还是最受宠的那个。

    在蓝玉的威压之下,大理寺也不敢再深究这位王康年,只好湖里湖涂的结了桉子。

    王康年再一次峰回路转的死里逃生后,之后王康年亲自前往了蓝玉的府上表达了对蓝玉的感谢,并且也发誓一定重新做人不辜负蓝玉对自己的期望,后来的时候,他像是换了一个人,谦逊,有礼,为人客客气气,收药材也是童叟无欺。

    如果他一直是这样的话,那么他可能还真的会赢取一段浪子回头的佳话,但他似乎并未坚持下去。

    表面上的他是一名知错悔改的君子,实际上仍是一位投机倒把的阴险小人,背地里,他依旧干着各种隐晦的龌蹉事,为了打开销路,榨取更多的钱财。

    他还屡次向大明官员行贿,金钱、美人,什么有用送什么,可以说是把能做的不能做的通通做了个遍。

    洪武大明大家也都知道,大多数官员都是从贫苦日子走上来的,根本抵挡不了利益的诱惑,他们都选择了同流合污,选择和王康年一起“发家致富”,更重要的是,王康年的身后有蓝玉,蓝玉的身后更是太子。

    就这样王康年带来的贪污腐败之风席卷上下,王康年也是红极一时,各路药品订单多到数不过来。

    即便自己的销路不愁了,但人心又岂会这么容易满足?王康年重操旧业,又一次搞起造假药、以次充好的可耻行径,人们看到的是曾经的黑心商卷土重来,想要向应天府衙举报,却突然发现已然变了天,贪官和王康年搅和在一起,根本无人可动他分毫。

    觉得一切在握的王康年彻底甩开手脚,他将药材定价上抬到离谱的程度,还不支付约定好的数量,甚至很多药材从劣质无害的变成了有一些毒性的。

    这一通操作下来,王康年何止是起死回生,简直就是登峰造极,仅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5万白银,瞬间了结了债务,甚至还有盈余同其獠羽分油水。

    尝到了甜头,自然想的就是如何制造出更多的利益,王康年也不例外,他要笼罩整个应天府的药材市场,索性便成立了一个公关性质的地方,专门用于行贿拉拢官员,先后将应天府所属的37个部门的85位官员拉下水,应天药材市场一度成了他的天下。

    很快到了今年,朱朗的海龙军开始平寇行动,这位王康年目睹了这次的战事,并未引发自己的良知,反倒是注意到前线对于药材的消耗极高,已经是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这让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次的他要将黑手伸向这些可敬的海龙兵身上。

    王康年现在已经膨胀了,什么银子他都敢赚,他以为自己是太子做自己的后台,他无所畏惧。

    很快,王康年就将为海龙兵提供药材的生意给抢到手,东宫也是第一时间拨付给了王康年十万两白银,可是谁知道,王康年拿着这些银子,为了更大利益的赚钱居然去做其他生意去了。

    他首先不停的用廉价劣质的药材运往登州,后来没有办法应付了,又开始用各种假药来蒙混过关,他的药店中,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正规的纱布和医用棉花,他便昧着良心大肆搜罗污染后未消毒的纱布以及劣质甚至是发了霉的黑心棉花。

    更没有朱朗要求的龙药粉,龙药粉是主要消炎用的一种药物,这个家伙就用面粉取代,可是,万一被查到怎么办?王康年到此时已经是个老江湖了,他贿赂了从应天到登州路上的层层官员甚至包括检查人员,让对方给自己行个方便,谁又能想到一个商贩敢胆大包天到在这等朝廷大事上动手脚?要是让他们知道这事的后果,估计没有一人敢说半个同意。

    就这样,这堆黑心物资运到了登州海龙军战士的身边,一经使用才发现问题极其严重,消炎药是假的,纱布和棉花是劣质得不能再劣质的,很多战士的伤口本来没事的,可是用了劣质的纱布和棉花却感染发炎了。

    因为这些药品,海龙军至少死了十多位士兵,朱朗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王康年以为自己有蓝玉做靠山,有太子震慑众人,他就可以高枕无忧,那么他是真的错了,就在王康年在应天府的庄园中喝酒的时候,远在登州的一个法场之上,一共六位帮助这批药材开了绿灯的官员已经全部被绑缚在了法场之上。

    朱朗亲自坐在法场之上,看着眼前的这些官员,朱朗轻轻一扔杀牌,六名刀斧手直接手起刀落,跟着一阵哭声响起,朱朗起身对着在场的所有海龙军士兵喊道:“兄弟们,你们为了大明奋勇杀敌,但是在大明的后方却有人想要用你的性命来赚钱。

    今天本王先用这六颗头颅来祭奠你们一次,也请你们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