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了一番,他心想这诗得尽量写的让她们满意,不然到时还不知出什么幺蛾子呢,毕竟这一首诗可“值”一千灵石。
想了想,要想让她们满意,恐怕得从她们身上入手。
圣女几人的外表自然是不同多说,从头上的头饰李清也能看出来这几人都未婚嫁,想到这,李清有了主意。
小女情怀总是诗,少年慕艾,少女怀春,写点情诗总是错不了的。
此时铺开屋中的桌子,李清让小竹为他压纸充当镇尺,他伸手一挥,大笔一扬,开始如泄山洪一般写了起来。
他的前世好诗多不胜数,别说十首,百首都写的出来。
当然了,情诗也不尽是表达感情,也有其他意味,但李清此时不管了,觉得大概错不了,就写了出来。
先是一首鹊桥仙,此首诗在李清前世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情诗中的情诗,李清心道这首诗写出来,任这三人再高的水平都得满意,日后赠予情郎更是贴切无比。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写完,放到一边晾干,李清取来新纸再次写起,他却没看到,一边的圣女及身后的两个侍女此时在看到写的第一首诗后,就渐渐红了脸庞。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第二首诗,以一个女性的口吻写出,李清心道这比第一首还适合送人,表达思念之意。这种诗要送出去,任凭那个小情郎都招架不住。
再次挥笔,小竹此时站在一边,无比自豪的看着已经说不出话的圣女几人,看看我家主人,多么有才!是你们能比的吗。
第三首诗为【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也是一首无比经典的诗,尤其是上句,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圣女看到这首诗后,将李清暗自打量了几眼,一时身体有些发热,伸手捂住了嘴。
至于身后的阿绿阿英,早已经不像个人样,就如李清想的一般,少女怀春,这几首诗把正值少女的阿绿与阿英看的是脸红心燥,脚底心都发热。
转眼就是第四首。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此诗本意是怀念友人之作,但李清觉得这比情诗更有韵味,不比前几首来的差。
当看到这首诗,圣女的脚跟都快软了,一时眼中生出万般柔意,身后的阿绿阿英更是不用多说,而此时在一边的小竹,更是无比自豪,将头扬的比天高。
接下来第五首【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诗李清写出有些迟疑,只因其中的长江一词,忽然他心中又已释然,玄千大陆无比之大,他好像以前就听到长江的名字,在这方世界也是有长江的,写出来并不突兀。
至于这首诗,比起前几首来更为真挚,实属难得的好诗。
五首诗写完,李清正要提笔写第六首,忽然圣女开口制止了他:“李...李师兄,够...够了。”
“够了?”
李清奇怪的朝圣女看去,明明十首,这才写了第五首啊,怎么就够了。
“李师兄,这些诗可以了。”圣女红着脸说道,他不敢让李清再写下去了。
李清听到这话,有些被突然打断的不快,他这会写的是兴致大开,接下来还有什么:“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等等等等的诗,这怎么就够了呢。
李清不知的是,圣女此时是待不下去了,李清的诗让她有些难以自制,要是再让李清写下去,恐怕要当场出丑了。
“走吧。”圣女开口说道,然后带着脸已红的像烙铁的两个侍女离去了,而她自己也是不差,只不过这会硬是压下去了。
她们走的很快,李清在身后连忙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