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永昌》

第四百三十六章 伯侄终见(3/4)



    他不只一次听陈虎等人说起过陈胜心善,见不得人受欺、见不得人受苦。

    以前他是不太相信的,私底下甚至不只一次疑心过,陈胜会不会是一名掩饰得极好的野心家?

    因为在他的想法当中,一个心善的人,怎么可能会发动那么多场战争,又怎么可能走到陈胜今时今日这一步?

    话说得太明白了或许有些残酷,但事实的确如此,这世间上绝大多数大富大贵者,都是没有任何善恶观、道德观的人。

    但现在,他倒是有些相信了。

    因为陈胜方才这番话,不是一个伪装成良善之人的野心家所能说出口的。

    野心家的眼里只有权位与利益,哪里看得到底层人的苦难?

    就算能看到,看到的也绝不是他人的苦难,而是自身的损失……

    陈胜听了陈骜的话,心下亦是若有所悟。

    现在想来,他为什么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正是因为他害怕有人死,每一战都在绞尽脑汁、竭尽全力的拼命思考以最小的伤亡、获取最大胜利的破敌之策吗?

    是每一战……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外界都已经将他抬高到几乎能与太公、孙子并肩的绝世名将之列,而他至今却仍然觉得战争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必须要拼尽全力才能获胜的原因。

    “孙子他老人家的确是位伟人!”

    陈胜由衷的赞叹道:“伯父可否带侄儿去拜见他老人家一面?”

    陈骜略一迟疑,遗憾的摇头道:“上将军以死关镇压边关久矣,平素不得将令,为伯都有数年未曾见到过他老人家。”

    “那真是太遗憾了。”

    陈胜轻叹了一口气,旋即又道:“不过侄儿也的确不能靠近边关,域外妖族亡我大汉之心,久矣啊!”

    陈骜郑重的点头道:“那的确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陈胜:“说起来,幽州军中情况如何?”

    陈骜摇头,面色有些沉重:“非常不好,缺兵源、缺粮、缺兵甲,上将军的状态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山陵崩之期空不远矣……哎!”

    陈胜闻言,面色也有些沉重:“兵源、粮秣、兵甲,都好说,我汉军不日就将接管冀州全境,项羽纵脱离幽州军以自立,想必也不会阻我大汉向幽州军输送给养,正好朝中兵员过多,我这些日子正琢磨着裁军之事……”

    陈骜大喜,连忙追问道:“能输送兵源?那可真解了吾幽州军燃眉之急!”

    陈胜收声,正色的揖手道:“还请伯父见谅,侄儿虽是汉王,但大汉非侄儿一人之大汉,是以私事侄儿皆可由伯父做主,但若涉及到朝政国资,就必须得按照公事的流程走,侄儿须得为大汉计!”

    陈骜亦正色的颔首道:“应有之意!”

    陈胜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兵源、粮秣、兵甲,这些我大汉都可以为幽州军提供,而且我敢保证,我大汉绝对能做得比以前姬周做得更好,但有两个前提。”

    “一是幽州军须得归入我大汉的军事体系之内!”

    “二是幽州军将升级成军团,军团之下按我大汉军制拆分成两个军,伯父独领一军,另一军军长将由朝中另外任命。”

    “我也承认,这很无耻,有趁火打劫、迫害功臣之嫌,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汉王,我必须得防着我大汉几千万百姓省吃俭用的为幽州军输血,却养一头反噬大汉的庞然大物来!”

    面对陈骜,他没有藏着掖着,心头是如何想的,便如何说。

    陈骜听后面上也唯有丝毫怒意,平静的问道:“应承如何,不应承又当如何!”

    陈胜:“无论幽州军是应承还是不应承,我大汉都将给会给幽州军兵源、粮秣、兵甲。”

    “但前者有限制,我稷下学宫培养出了大批文官,他们会精准的计算出,提供多少兵源、粮秣、兵甲给幽州军,能令幽州军既能维持现状,又绝对无力南下入侵中原。”

    “后者无限制,不需要幽州军开口,朝中的文官会计算出,要多少的兵源、粮秣、兵甲,才能令幽州军发挥出最强战斗力。”

    “比方说,幽州军当下一日两餐、三日一肉食,朝中会将其粮秣标准提高到一日四餐、顿顿有荤腥。”

    “再比方说当下幽州军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将士能披挂青铜叶片扎甲,其余都是皮甲、甚至布甲,朝中会想方设法提供足够的精良铁叶扎甲,逐步装备全军。”

    “后续还会提高伤亡抚恤,以及对全体将士家中提供减免赋税等等政策上的倾斜,免除全军将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