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289-这世界总有人在发光(3/4)

中也升起一抹羞愧,他抿了抿嘴,下一刻把心中的那丝羞愧狠心的抛之脑后,然后冲着王省行了一个晚辈礼。

    “学生纪纲见过王教谕。”

    王省神色略显出一丝惊疑:“读书人?”

    纪纲没有回答,可他的神情却也表达出了他是读书人的意思。

    王省嘴角跳了跳,好为人师的他想要开口说教两句,可他想到他如今的状况,又想到面前的纪纲也不是他的学生,张了几番嘴,最终把说教的言辞憋了回去,化成了一句:“所来何事?”

    “燕王殿下想要见一见王教谕,还请王教谕一行。”纪纲说道。

    王省在纪纲身上打量了两眼,他没有不屑,只是眼中的失望之色越发浓郁,这让纪纲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怒火,这种失望的眼神自小到大他见的太多了,相对来说他宁愿王省破口大骂他一通。

    可王省并没有出恶语,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你的老师失职了。”

    这话让纪纲一下子偷偷的捏紧了拳。

    从小到大,他的老师们,哪有一个会自责?!反倒恨不得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纪纲朽木不可雕,以免他纪纲影响到了他们的教学水准。

    但无所谓了。

    他纪纲即便是颗野草,也会疯狂的蔓延,长出鲜丽的花朵。

    纪纲深吸了一口气,有些敬佩的开口道:“以往听高贤宁说过,其师高风亮节,向来以身作则,如今一见,王教谕果然传闻不虚。”

    “你认识高贤宁?”王省再次有些吃惊。

    高贤宁是他有数的几个得意门生。

    纪纲点头:“曾有幸在济南与贤宁兄弟做过同窗,虽然我后来被逐出学堂,但至今与贤宁兄弟有书信来往,他是纪纲为数不多的几个好友之一,我亦看中和他的友情,甚至高过我的生命。”

    说道这里,纪纲顿了一下劝说道:“所以,还请王教谕看在贤宁之面,随我一行,等见了燕王殿下后,不管什么结果,我纪纲对天发誓,定舍命保证不会让贤宁的老师出事,也请王教谕不要为难学生。”

    他想通过高贤宁这个双方都熟悉的人,来达到他的目的。

    而且在他的意识中,王省去见朱棣,并不会有什么危险,朱棣心胸没有小到和一个读书人计较的地步。

    最多惹的朱棣怒斥一顿而已。

    这般,王省有什么去不得的呢?

    但是他却不知道,对于王省来说,在这种时局下,哪怕他只是去见一见朱棣,依旧是生命不可承受之污点。

    王省轻呵了一声,看向纪纲,他一生教学,自认眼睛毒辣,所以也能看出纪纲神色中带着的坚定,不出意外的话,今日纪纲是必定要带他去见朱棣的。

    随后,王省又看了看他身后的依旧带着血腥气息的军卒,然后,他仰头闭上了眼睛,不知道想了一会儿什么,过了良久,最后他才睁开眼,淡淡说道:“我一生教学,未曾为难过一个学生,今日亦不想让你难做,这样吧,你让我召集学生,让我再给学生上一堂课,咱们再言其他如何?”

    纪纲神色一喜,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说通了王省,随即点头同意。

    王省教书的地方叫做明伦堂,他亲自敲响学堂前的鼓声,济阳县他的学生听闻后,一个个不惧危险的向着明伦堂跑去。

    等到所有学生聚集起来后,王省把军卒们驱出门外,他眼光在学生的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纪纲身上。

    他笑道:“老朽学生在这般情形下,闻鼓皆至,足以让老朽自豪。”

    纪纲看到这一幕也颇有感触,俯身表示佩服。

    不过此刻王省却没再搭理纪纲,已经面对学生站好,说起了话来,他语气带着一些伤感问道:“大家可知此处为何唤作明伦堂?”

    学生们七嘴八舌回答。

    “因为先生要让我们明白伦理纲常。”

    王省点头:“不错,天地有序,万物有秩,明白伦理纲常行事才有准则,可现在燕王兴兵甲为祸,无视君臣骨肉之情,不管河北各地百姓兵祸滔滔,而当今皇上也不讲叔侄之情,大兴兵甲讨伐,更兼德州,河间各地城池臣属又望燕而降,无为君报国之念,这天下哪还有本该有的模样,君臣之义又都跑到了哪里?”

    说着说着,王省双眼流淌出了伤感的眼泪,他仿佛对这个世间的人们都失望透了。

    学生们有些还小,虽不太明白王省为什么伤心,但是看着老师哭的这么可怜,一时间也都哭了起来。

    王省努力压了压眼泪,再次环顾众位学生,接着道:“今日老师唤你们过来,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