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候着,不过狗儿笑着摇头道:“不必如此,陛下让杂家亲自去请您,特意交代了,您来了后,带您直接进去就行,不过此刻陛下应该在忙,咱动静需小些,莫扰了陛下即可。”
甄武点头,随着狗儿走进奉天殿。
殿内朱棣确实在召见官员,甄武小心扫了一眼,发现原来是解缙等人,这对于甄武来说,倒谈不上吃惊,他早就知道这些人会随着朱棣会成长为永乐朝的一代名臣。
这时狗儿已经来到了朱棣的身边轻声耳语了两句。
朱棣抬眼看了一下老老实实站在一旁的甄武,笑了一下,转眼对着解缙等人道:“行了,之前的奏章政事你等尽快阅览,凡涉及兵事者,留朕预览,至于那些曾出策抵御朕亦或者不尊朕者,你们尽数焚之即可,不必告与朕知。”
说完,朱棣侧了解缙等人一眼,不阴不阳道:“朕心知,你等定也曾有抗朕的奏章,若是不烧掉,怕你们也睡不好觉。”
解缙等人都是冷汗直冒的慌乱跪下。
然而,这时有一人却跳了出来道:“禀陛下,其中绝无臣一策。”
这话说出来后,殿中顿时沉默了起来。
气氛也显得有几分尴尬。
就连甄武都纳闷的看向那人。
这人是听不出来朱棣不打算计较这些事吗?还是以为他这样说一下,会惹的朱棣高看他一眼?
再者说,他来这么一手,至解缙等人与何地?
这人怕不是个傻子。
事实也确实如甄武所想,这时候解缙等人简直恨透了那人。
就连朱棣脸上也浮现上一抹怒容,他冷声训斥道:“你以为独独你没有,你便值得得意吗?食其禄,思其所任之事,天地自古至理,莫不是你以为国家危亡之际,百官无一言,便是好事吗?”
那人大抵是没想到朱棣会这么说,神色立时恐慌的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朱棣见状没好气的叹了口气,他站起身来冲着解缙等人解释道:“朕并非痛恨尽心忠事建文之人,朕只恨那些恶意引诱建文,败坏祖宗法纪,祸乱朝政之人,你们之前任建文之官,自然该忠与建文,不过现在任朕之官位,自然也该忠心于朕,所以你等有何前事不必刻意隐瞒,朕不是那般小气之人。”
解缙等人连连磕头称颂朱棣。
朱棣一挥手:“行了行了,下去吧。”
解缙等人领命,起身慢慢退去。
等到殿中只剩下朱棣和甄武几人后,甄武上前拜见朱棣。
朱棣笑着挥手让甄武不必多礼,随后开口问道:“最近军中情况如何?京师附近的兵马可整顿妥当了?”
“基本上都已经妥善安排好了,只不过淮安的梅殷一直没有回复,并未见他卸权回京之举动,所以卑职打算明日亲自去淮安瞧瞧,看看他到底什么打算。”甄武说道。
朱棣想了想后,摇了摇头道:“大局已定,他没别的选择,你不必去,我会找个更恰当的人劝说他回京,至于你,我另有事情安排。”
甄武看向朱棣。
朱棣脸色几番变化,似不甘,似动怒,他压着声音狠狠道:“自我等入城以来,军中众将独独不见魏国公等人,前日我曾让人传话与他,依旧不见他有拥戴之意,你给我去一趟魏国公府,想法子让其写上一封贺表。”
甄武心思转动,徐达的老部下遍布全国,而徐辉祖是现在的徐氏掌门人,徐辉祖若是拥戴朱棣,有助于朱棣在全国的收编和稳定,若是徐辉祖不拥戴朱棣,先不说朱棣和徐辉祖的关系,让朱棣不好处置徐辉祖,便是徐氏派系下的将领,平白也会多了许多心思。
朱棣见甄武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后,便挥手让甄武下去办差。
甄武没有多耽搁,出了皇宫后,径直的来到了魏国公府。
魏国公府对于甄武等人的到来,入临大敌,不管是护卫下人,还是徐辉祖的妻儿,都知道徐辉祖一直为难朱棣,并且在朱棣入城后,也不曾有一点示弱之举。
不过他们如临大敌归如临大敌,在这种局势下,是一丁点不敢做过激的举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甄武步入了徐辉祖的书房之中。
书房门窗都是关着的,即便的白日,光线也并不充裕,让整个房间里显得有些灰暗。
徐辉祖坐在书桌后,默然冷眼的看着甄武一步一步的走近,一言不发。
甄武叹了口气,俯身拜见道:“见过魏国公。”
徐辉祖依旧不说话。
甄武无奈开口道:“想必魏国公知道下官的来意,魏国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