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384-张辅的敬佩(3/4)

    甄武看着众将一个个退去,最后发现张辅没有走。

    他疑问的看向张辅。

    张辅纠结了一下,最后咬牙道:“大将军,此番激将,想来明日攻关必人人勇猛,可是隘留关内守军若是破釜沉舟据关死守,咱们怕是也要不少的伤亡,您看咱们是不是再想些其他的法子…”

    此话一落,甄武微微一愣,随后甄武笑道:“早就听我家老三说过你聪慧,每每提及更是多有敬佩,如今看来果然不假,看来我这次叫你过来,还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大将军盛赞了。”

    张辅好似被甄武夸的有点不好意思:“三勇作战勇猛,我亦敬佩有加,说起来在战场中,三勇曾多次对我施以援手呢,至于…大将军是军中楷模,谁不沉迷大将军的风采,张辅有机会跟随大将军出征,是张辅之幸。”

    甄武笑着摆了摆手道:“行了行了,你就别夸我了,再说,你和我家老三情同手足,咱俩也不算什么外人,不用这么客气。”

    张辅神色略急道:“大将军,张辅不是客气,单今日大将军激将,便让张辅受益不浅。”

    “行吧行吧,不过这些咱们暂且先不聊,说回正事,你对隘留关有什么想法吗?”甄武问道。

    张辅想了想道:“攻关不亚攻城,而攻城之战,攻心为上。”

    甄武赞赏的看了一眼张辅,随后开口道:“不错,兵法上确实这般说的,但你有没有想过,咱们没有时间和他们慢慢的玩攻心,若是让一个小小的隘留关,长时间阻我大军,对我们气势的打击,将是要命的,所以此关最适闪电硬攻。”

    说到这里,甄武拍了拍张辅的肩膀,眼中带着笑意道:“不过你的想法是对的,硬攻也要考虑到伤亡,若只是一味硬攻并非明智之策。”说着,甄武转头看向程良问道:“猴子他们回来了吗?”

    程良摇头道:“还没,不过按照时辰来说,应当也快回来了。”

    张辅听着甄武和程良的对话,疑惑了。

    他问道:“大将军有做其他安排?”

    甄武点头,然后起身,示意张辅跟他来沙盘前,甄武指着沙盘中的隘留关道:“此关两侧山高,关门紧闭后,行人难进,但是并不代表什么东西也送不进去。”说着,甄武抬头看向张辅问道:“你还记得裴伯耆吗?”

    张辅点头。

    当初甄武留下裴伯耆时,曾在京中闹出很大的讨论,他自然清楚,而今他随甄武征安南自然也晓得裴伯耆的作用之大。

    甄武说道:“之前在路上时,我便让裴伯耆列出了胡氏父子噬主,篡位,多诈,残暴等二十条罪证,还用裴伯耆三代忠臣之名做证,让将士们刻在了木板上,总共刻了多少,我也数不清楚,不过想来现在已经顺着隘留关两侧高山上的水流,流进了关隘里面了,当关隘里面的守军,晓得这些内容后,明日我们强攻关隘时,想必定能让其守军散掉不少斗志。”

    两侧高山险境,又多悬崖,人根本下不去,饶不过去,但是水流却可以把小小木板带过去。

    张辅惊了。

    他竟不知道甄武暗中做了这么多准备,对攻关之事,更是心有成竹。

    攻城,攻心。

    张辅想到他刚才提醒甄武的话,不由得有些羞愧,心中暗想道:亏自个之前暗暗担心,若是大将军考虑不到这些,这些年又怎会成就此番名声,自个真是…班门弄斧。

    随后张辅又想到今日甄武的一番安排,先是攻心,瓦解对方斗志,然后激将,激发部下死战之心,如此下来,一消一涨,什么关隘打不下来。

    张辅不由的心中敬意更胜。

    一代名将,名不虚传。

    而与这样的人生活在一个时代,也不晓得是该悲哀还是该喜悦。

    甄武看着张辅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大致猜到了张辅的想法,他拍了拍张辅的肩膀道:“这些小手段不必惊奇,你若在帅位上,亦能做得到,甚至比我做的还好,说起来不怕你骄傲,我对你的能力,比你想象的还要信任,另外,想必你父亲也与你说过一嘴,我欲在此战之后留你久镇安南,所以此战我会尽可能的让你施为,你有多大光芒,就大胆的去绽放多大的光芒。”

    甄武顿了顿,接着道:“这是你的一个机会,我希望此地会成就你张辅名将之威望,在将来你久镇安南时,能够使安南不再动荡。”

    张辅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感受到甄武的厚望后,又深深的向甄武鞠了一躬道:“张辅必不负大将军厚望。”

    甄武笑着点了点头。

    在安南问题上,教导安南杀手,这种事多少让甄武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