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他们让步,就比如停掉郑和下西洋的国策。
而朱棣定下的国策,都是正确的,甄武也有必要帮着朱高炽,让国策不因换君而更改。
朱棣这时再次开口道:「还有如今大明疆域何其之广,藩属何其之多,万万动荡不得,否则定如前元一般,分崩离析,人心不在,然而若是长久感化,百年后他们也就与我大明子民无异,心忠我大明,所以这也需要你这样的军中支柱撑一撑老大,我知你也累了,但你再坚持坚持,过个半年一载后,天下稳定时你再闲赋家中,到那时候,你只需时不时过问一下就可。」
甄武哭了出来,哽咽道:「陛下放心,我一定会帮陛下看好大明的,绝不让陛下的心血付之东流。」
「这我就放心了。」
朱棣笑了起来,他清楚甄武的能力,也一手把甄武捧到了这个地位,有甄武在,新君登基时绝不至于有所动荡。
而说完那些交代的话后,朱棣好似彻底的放松了下来,他眼神迷蒙的仿佛看到了他的一生。
他轻轻的说道:「我这一生经靖难导致天下苦难几年,可后来征漠北,修大典,下西洋,收交趾,治西南,通运河…文治武功,吏治强民都做了,总能弥补了我的罪孽了吧,等到了地底下后,老爷子总不能再埋怨我了吧,我即便比不上大哥,可也总该比得过建文了吧…」
连续三个不确定的疑问,道尽了他一生开拓不止的心魔
。
甄武刚欲说话。
房间里的其他人嚎啕的哭声响了起来。
甄武看向朱棣,不知道何时,朱棣已经再没有了声息,如后世历史中一样,再一次死在了他的雄心开拓下。
作为统治天下的永乐大帝,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带着他一生的功绩,离开了这个让他眷恋的人世间。
……
等到第二日下午,朱高煦从甘州快马赶来,他一头钻进了朱棣的大帐之中,三两步便扑到了朱棣的身上。
甄武看着风尘仆仆的朱高煦,默默的退出了大帐。
帐中随后响起了朱高煦声嘶力竭的哭嚎声,让听闻这个声音的甄武都忍不住想要再次掉泪。
他的眼前仿佛再次浮现出初见朱高煦的时候。
那时候朱棣拉着虎头虎脑的朱高煦,一副慈父的模样,显摆的给朱高煦介绍他手下的猛将,那时候的时光好像美的让人觉得不真实。
晚上的时候。
朱高煦从朱棣的大帐中走了出来。
甄武拉住了朱高煦。
朱高煦仿佛这才回过神来,他看着甄武,看了半响突然开口道:「老爷子走了,大军打算怎么办?」
甄武一愣,有点不悦道:「老爷子刚走,你难道还只顾着你那点打仗的心思?!」
可出乎甄武预料,朱高煦竟然比他还激动愤怒。
「我凭什么不顾,你们别以为我在甘州,就不知道你们在北京如何哄老爷子,我不管你们怎么想,老爷子想要征讨西域,我朱高煦就没有二话的随老爷子去征讨西域,你们谁拦也不行,即便你们砍了我的脑袋,我也不在乎。」
说到这里,朱高煦冷冷的看着甄武道:「我知道老爷子把位子给了老大,也知道你需要回去帮老大登基,你们随便,但老爷子没完成的事,我这个二儿子帮他完成,哪怕你所有大军都返回,哪怕我只带着我的三个护卫,我也绝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后人笑话老爷子,笑话他人走半截敌人没见到就死了,他还有儿子,他的儿子会帮他打完这最后一场仗,帮他实现临终前最后一个遗愿。」
朱高煦声音落下,扭头大步向着外面走去。
没人知道当他知晓朱棣征西的时候,他是多么的开心。
也没人知道这无数难熬的日夜,他是多么想念当初靖难时,骑马纵横在朱棣身边的日子。
如今朱棣最后一面,他都没见到。
而且以后也再也见不到了。
他伤心欲绝。
可他也能想象到一生喜欢征战的朱棣,临死前是多么的渴望能够打完这一战。
朱棣打不完没关系。
他帮朱棣打。
甄武这时突然在身后高声喊道:「喂,我会传信给太子,提议你挂帅征西,老爷子一生无敌,最后一战,你别丢了老爷子的脸面。」
朱高煦泪流满面的回身看向甄武,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
五月,甄武带着朱棣的棺椁返回到了北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