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唯汉》

第288章 刘盈:烂下去还能凑合过,瞎治理死的更快……(2/3)

>
    他还要改年号!

    有病!

    但萧何不知道该如何去治。

    因此,他决定再奉行黄老一次。

    顺其自然。

    嗯,其实是就当什么也不知道,眼不见为净……

    于是,萧何甩开萧禄,慢慢悠悠走向跟在人群后走下列车的刘炎。

    不只是刘炎,还有跟着刘盈一起跑出去玩了几个月的刘启、刘德、刘弘和刘武……

    老师,要检查作业了!

    刘盈在心中为那四个学渣默哀一秒,以及为萧何默哀三秒,接着招来周昌,问道:“今年上计,冗官问题处理的如何了?”

    周昌回忆了一下,回答道:“截至目前为止,共裁撤六百石以上官吏十七人,六百石以下官吏共计两百六十人……”

    “截至目前?”刘盈敏锐把握关键词,继续问道:“也就是说,还有冗余咯?”

    “陛下果然聪慧,一猜就中!”周昌颔首,小声说道:“臣有一份名单已经送入宫中,陛下回宫之后即可看到。”

    刘盈满脸好奇:“怎么?这‘铁面郎’也有怕得罪人的一天?居然不敢公开做事?”

    嗯,‘铁面郎’是周昌的外号。

    毕竟那厮是茅坑里的时候又臭又硬,就连刘邦亦或是刘盈的面子他都不给,就别说其他的功候诸王,文武百官了。

    周昌摇头说道:“非臣害怕得罪人,只是担忧名单公布,恐怕引起朝野震荡,伤了大汉根基。”

    刘盈越发感到好奇:“裁撤不合格的官吏,如何能够伤了大汉根基?”

    周昌沉默许久,终于开口说道:“陛下可知各地郡守、郡尉、县令中有多少人是功候子弟?”

    刘盈思忖了一下:“具体数字朕不太清楚,但恐怕要在七成以上吧。”

    这时候大汉开国也就二十七年,就连很多的功臣一代目也还在当打之年,他们在国家担任高官也很正常。

    至少他们的忠诚值得信任。

    听到刘盈的话,周昌轻轻点头:“陛下果然洞若观火。功候子弟确实占比七成以上。”

    刘盈问道:“这有什么不妥吗?”

    周昌正色说道:“大为不妥!”

    刘盈闻言,两条眉毛拧成一个‘川’字:“愿闻其详。”

    周昌回答道:

    “根据臣的调查,以及这次上计的数据,那些人中大多只能获评‘中上’,从前自然得过且过,若是按照陛下此次裁撤冗官的标准,他们要被尽数清退!”

    “而且,他们能得到这个‘中上’考评,大多还依赖身边幕僚,是那些人在他们出谋划策,甚至代为主政……”

    “这些时日,随着臣裁撤冗官,那些自知必在裁撤名单中的官员应该就该主动上表请求辞官了……”

    “如此,可保留些许体面。”

    刘盈沉默。

    如果有熟悉他的人,会知道他现在是在憋笑。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只有放任勋贵子弟们烂下去,大汉的国祚才会绵绵不绝!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

    官位就那么多,勋贵占一个,寒门就少一个。

    若是勋贵人才辈出,那么凭借着他们的人脉和祖辈的功绩,必然要占据朝堂大部分位置。

    那寒门子弟、普通百姓怎么办?

    寒窗十年,难不成真就是个笑话?

    那么,想要出人头地,他们恐怕只有造反这一条路了。

    就像是安史之乱中的很多投靠安禄山的河北、以及‘边塞诗人’为主的寒门子弟。

    因此,刘盈要的是一个半死不活的勋贵集团。

    这样,既能够为寒门子弟腾出来一些上升通道,又能利用那些忠心且有能力的勋贵子弟去占据关键位置,彼此制衡,好让皇帝从中取利。

    也因此,他不会此刻就借着裁撤‘冗官’的由头,如周昌所想的那般,将所有考评不合格的勋贵子弟一扫而空。

    治大国如烹小鲜。

    慢慢来,从长计议。

    毕竟刘盈也不过三十岁刚出头,正是体力和心智的巅峰期,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慢慢将大汉变成他想要的模样,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躺平享福的局势。

    尤其是他一转头,看到的就是冲萧何露出满脸傻笑,试图萌混过关的刘炎,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