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唯汉》

第一百二十四章 刘盈:关于我成为武器贩子这件事……(2/5)

功候诸王朝觐完天子之后,就轮到番邦使者、夷狄君主来叩首膜拜了。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在西域都护府的野蛮扩张,以及重新制定新的秩序之后,很多只有一座城镇,臣民数千的小部落也得到了帝国的承认,从此除了臣服于汉国,听从西域都护府的调遣之外,再也不需要向他们从前的宗主国称臣纳贡。

    因此,此刻跪倒在丹陛之下,屁股撅的很高的夷狄君主,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多!

    嗯,这里面还有三成左右是东南亚岛国的酋长。

    刘盈轻轻颔首,站在丹陛之下的谒者顿时抑扬顿挫的念诵着诏书,不过那些跪拜的夷狄君主以及番邦使者,在意的并不是汉国的夸奖,而是更加实打实的赏赐。

    比如丝绢,比如他们最想要得到的五铢钱。

    毕竟朝贡,其实就是一次官方和官方之间的交易,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那种……

    当然了,个别中原王朝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厚往薄来,甚至于养肥了狼子野心的掘墓人,这就是另外一个事情了。

    不过此时的汉国不是这样。

    因此,在夷狄君主、番邦使者的侧耳倾听中,他们果不其然的听到了最想听到的信息。

    但很快,他们陷入疑惑之中。

    数目不对!

    准确的说,汉国皇帝赏赐给他们的钱,要比他们朝贡的货物价格高出好几十倍!

    疯了吗?

    这三个字,不仅萦绕在夷狄君主、番邦使者的心中,也同样浮现在端坐一旁,参与朝会的许多文武官员、功候诸王的脑海之中。

    于是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谒者嘴瓢,念错了……

    毕竟人总会有失误的时候,虽然此时谒者念错诏书,轻则罢官夺爵,重则斩首示众,但无所谓,只要国家不当这个冤大头就行。

    借汝人头一用的事情,并非是某些人的专利。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了,谒者并没有错,错的是他们。

    此次赏赐给夷狄君主、番邦使者的钱,不是从前的铜钱、银币或是金饼,而是一种印刷精良的纸片片。

    这种被称为纸钞的钱币,就是新一代的官方货币,和新五铢钱的兑换比例,是一比一百,也就是说,一枚崭新且边缘没有丝毫切削磨损的五铢钱,可以兑换一百张这种纸币!

    虽然所有人一时之间有些接受不能,但细想想,即便是把这一百张纸币拿去卖废纸,也差不多能换半枚多的五铢钱!

    问题的关键是,官府不能只管发行纸币,而不收纸币,也就是每年收税的时候,允许百姓上交纸钞充当货币,而且兑换比例不能说变就变!

    不过对刘盈不胡乱搞金融市场的这种信心,不光是汉国的文武官员、功候诸王有,那些国外的夷狄君主、番邦使者多多少少也是有一点的。

    大不了,他们一拿到纸钞,就立刻到汉国官方经营的店铺里买成商品不就好了?

    比如他们早就眼馋了许久的铁甲!

    所以,纸钱也不是不能接受。

    于是在一片皆大欢喜中,大圣二年的新年朝会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

    吃。

    毕竟大家都是从凌晨两三点就等在宫门外,就等着太阳升起的时候来给皇帝和太上皇一家恭贺新禧,重要的是大家都不是空着手来的,于情于理,皇帝需要管一顿饱饭……

    嗯,国宴。

    由于人数众多,众口难调,关键是要照顾到很多老臣的肠胃和牙口,国宴用菜自然讲究一个中正平和,重油重辣的菜式自然是不在考虑范畴之内。

    所以无非就是鲁菜、刘盈魔改的淮扬菜、粤菜、川菜中的官府菜等诸多清澹,且食材非山珍海味不用的菜式为主。

    而考虑到现如今的天气问题,宣室殿地方还是有限,最多容纳千人,于是会有很多官员、使臣只是匆匆上殿磕两个头,旋即坐回殿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了好几个小时……

    所以用小火喂着的炖锅自然必不可少。

    汉国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等级制度自然贯穿方方面面。

    比如此刻摆在众人面前的三足铜鼎,六百石以下官员只有一个,锅里除了肉丸子和酸白菜、红薯粉条这样的基础菜品,还铺了满满一层的鸡肉片、猪肚片和五花肉片。

    而千石以下六百石以上官员,则是两个铜鼎,除了和六百石官员同等的一个砂锅外,多出来的砂锅里面小火炖煮着酱肉、熏鸡、糟鱼、腰花等十多种品类各异的食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