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公子也不用跟老头子遮掩。”
吴忧听后,轻轻一笑,道了一声好。
捧着琵琶的小姑娘柔柔一笑。
看的世间开,便能活得敞亮。
吴忧放下茶杯,轻声道:“老先生,若是信得过,可否将你孙女手中琵琶借我试试弦音?我家家母尤其擅长武琵琶,我小时候跟她学过一些,不过只是耳濡目染,还算略懂一二,兴许能与小姑娘说些浅显见解。”
老人笑道:“这有何舍不得的。小清,还不快快递给公子。”
吴忧笑了笑,突然想起吴长林那晚对月弹奏的情景,不由又是一笑。
这一笑,温柔至极。
小姑娘看的痴痴得,脸颊不由自主得一红。
她还从未见到如此俊美的男子一笑。
吴忧仔细擦过琵琶后,正襟危坐,想了想,寻着记忆,将吴长林和娘亲的手法相结合,三指搭在琴弦上,另外又捻两指,一波一拉,又一撇一挂。
声音如雷炸起。
弹了多年琵琶的小姑娘眼前一亮。
一曲琵琶语,两眼泪花聚,相思苦,盼中守,朝看花开,暮数落瓣。香艳未散,最怜蕊残。欲借绛珠仙子花锄用,想给花瓣垒香冢。伤心问飞燕:几度风雨离人愁,陌上花语谁最忧?仰头问愁云:叠词展画是何意,闭月羞花为哪般?低眉问孤心,何时方得中秋月,何时才赴柳下约?
月淡,风凄,一曲恒古的琵琶,飘酸了今生的眷恋。思念踏夜而来,滴滴流动在月海,纷纷扬扬落满成空的夜,丝丝声声刻留下的印记,碰撞着心底的触动,泪水溢满双眸,恣意地流下,似弦乐如泣如诉。
一人弹,数人听。
目盲老人浅饮慢酌,优哉游哉。
有聚终有散,吴忧一曲弹奏完,喝得满个茶楼得喝彩,不少醉心文雅得蜀州青年更是亲自前来敬茶。
年轻白衣一一回应,也是给足面子,敬完茶后,又想起什么,问小二要来一支笔,将刚刚的曲子写下,交给小姑娘,随后离开茶楼。
小姑娘捧回琵琶,手里握着曲子,喃喃问道:“爷爷,这位公子是谁?”
老人喝了最后一口茶,脸色如常,笑道:“大概算是萍水相逢的好人吧。”
年迈说书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知道,他曾面对面,是此次书中主角,日后唯一在乎的敌人。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