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鸣初啼》

第一〇八回 蛰伏待起(2/3)

,冉闵亲眷大多与之相熟。声音是那样的熟悉,董闰只恍惚,片刻之间那人稚子只挥小刀砍来。若是平时董闰定时挥刀就挡,不将那人放在眼里,怎能伤得了他们。此时却是有些呆住。只见避闪不及,伤了胳臂。那稚子转身回劈意欲要砍,旁边军士大急只拔出佩刀向那人砍去,却听见董闰大喊一声:“住手。”

    随即唤道,“冉钟。”

    来人只愣住了,撤掉头上的斗笠,冉钟看清了脸上满是污秽血迹的人是董闰。只在那一刻放下佩刀,眼泪却是流了出来,回头对那妇人说道:“母后,是董将军。”

    董氏惊魂甫定,见是自己人,不由一喜,忙道:“快搀本宫起来。”这队人尽脱去斗笠蓑衣,原来是冉闵的亲眷。

    董闰只一伏身,拜道:“末将惊扰圣驾,还望皇后赎罪。”

    看着董闰毕恭毕敬,董氏长出一口气言道:“末将何罪之有啊,今将军来此,本宫心安了。”

    可是董氏突然神色有些紧张,只惴惴不安的说道,“将军,本宫听闻我魏军大败,如今陛下……”

    董闰忙起来上前说道:“启禀皇后,陛下安。”

    董闰见皇后久历风尘,这队人已是沾满污泥,心中不安,忙对底下军士说道:“汝等好生伺候,快引皇后去见陛下。”

    密林的营地之中,董闰引那队人前来。

    “陛下,皇后和二皇子殿下安然无恙。”董闰在前头对陛下禀报。

    “快。”冉闵见此,激动不已,只起来亲往。

    终于见到皇后和钟儿,冉闵也顾不得威仪,只那一刻三个人紧紧的抱在一起。

    董氏这时一把推开冉闵,说道:“陛下,快派人,接引冉胤出来,他还在城里,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冉闵只缓缓垂下了张开的双臂,背对着他们母子俩。

    这几日诸多变故,乱世之中,生死由命。董氏心中虽然有数,但那一刻董氏明白了。还是接受不了丧子的重大悲痛。

    积压的惶恐,漂泊,悲愤,委屈在这一刻倾泄出来。只匍匐趴到在冉闵脚下。

    怒骂道:“只因陛下收留栗特康,我儿子枉死的,还我儿子……”

    一国之后,尽作妇人之态,虽在平时不合礼仪,然冉胤之死,大抵为冉闵之故,冉闵问心有愧,只背对着董氏,久久不愿转身。

    那冉钟慌忙跪下说道:“母后,父皇不是有意的,父皇要做天下之主,兵力不足,广纳胡人降兵也是无奈之举。怎料栗特康如此狠毒,竟不顾往昔情面。”

    董氏只怒目相向,对冉钟说道:“情面?!你哥哥之不幸,汝之大幸。”

    冉钟大急,不避污泥,急忙叩头,说道:“母后,儿臣非有此意,长兄汝父,儿臣向来遵从大哥。天地可鉴,怎会有此之念。”

    董闰见此,忙劝道:“二皇子所言有理,皇后,请节哀,如今不是埋怨的时候。今邺城在敌之手,陛下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放杀出重围,到此地。”

    董闰指着眼前的将士说道:“我们大败而来,只有眼前这点倚仗了。”

    董闰瞬间从丧子之痛中惊醒,忙手拉着冉闵说道:“冉闵,你伤到哪儿了?让我看看。”

    冉闵只转身,看着董氏空洞的眼神,心中强忍悲痛,对她身旁的随从说道:“快,扶皇后找一处干燥的地方好生歇息。”

    皇后便被旁人搀走,便嘴巴里念叨:“冉闵,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董闰见被搀走的皇后神色异常,顾惜自己的族人,忙向陛下进言道:“陛下,皇后无心,还望……”

    冉闵只一摆手道:“你不要说了,朕之过也。若得回銮,朕还是要好好待她,给她医冶。”

    旁边的冉钟闻听此言,忙叩首谢道:“儿臣,谢父皇。”

    冉闵喃喃道:“朕已负了一人,不想再负一人。”

    只见冉闵突然看着手下寥寥将士说道:“胡睦言之有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朕若率诸将潜入邺城振臂一呼,我被胁迫的将士必将云景而景从,如此大势可图。”

    冉闵对着紧紧跟随他冲出重围的众人说道:“邺城之失皆朕之过也。汝等跟随我多年,杀伐征战无日不休,今去邺城凶多吉少,守城胡族必多加防备。汝等若不愿意以身犯险,可现在就走。”

    只略一沉默,一人突然说道:“吾等汉人被欺辱多年,因陛下之故一朝得以雄起,未被胡族轻贱,末将愿往。”

    一人随后又道:“末将追随陛下多年,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陛下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冉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