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鸣初啼》

第七十五回 晋师败走百姓遭戮 燕国誓师南下中原(2/4)

逵,陈将军的号令。如今我前部大军交战不利,这淮水是阻断敌骑兵的屏障。陈将军说了,要坚壁清野,饿死拖死那些赵军。如今你让我把这些渡船留着,岂不是以资敌国。再说这些人身份不阴,谁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混进去胡人的细作。”

    里长闻听此言抗辩道:“将军,此话差矣。吾辈闔族上下三十余口,变卖祖业,只为能回晋室,将军此言,寒了天下人之心。”

    说完那里长拿出之前褚裒的回信交于那督护看。

    那徐督护阅过之后,脸色稍许缓和,“有当今国丈褚侍中的书信倒也所言不虚,可是……”那主帅却也有点歉意的说道,“我军北伐之彭城,与敌交战不利,如今大军已准备回师,淮水之北领土悉数放弃。”

    旁人群情激愤,“大帅,大帅,如今北境之汉族流民,竟欲归附南渡,大帅万不可弃。”

    “报,代陂急报”,说话间一信使策马而来,飞身下马将军报交予大帅。

    那督护阅过,紧紧的抓住急报,神色严峻,几如要将那急报,揉成一团。

    最后,徐督护还是开了口,“里长,不是本帅无情,实乃军情变化太快。今我晋师,大败于代陂,前锋督护王颐之力战不支,败退淮南。今我晋师意欲重回江南进行修整,以期来年再战。”

    里长大急道:“我们鲁郡百姓阖家带口,全部集中在淮水北岸,只大河阻隔,将军难道要见死不救,寒天下人之心吗?”

    一参将愤愤道:“放肆,这次代陂之役,死的都是我晋军精锐,他们也有妻儿老小,大帅难道不痛心吗?如今寿春将士皆系督护一人,督护要把他们全部安然带回去。”

    旁边一人也近乎哀求道:“督护大人,只求将我们北岸百姓全部带走,只留两三日即可。”

    这时,远处水面上驶来一艘快船,是晋室水师派出去侦测敌情的斥候来了。只见那人衣冠不整,甲胄残破,脸上还有血迹,只下了码头,直奔大军辕门禀道:“敌军已至北岸,纵横掳掠,我们接应的晋军已经被打散了。那北方的遗民……”

    众人心下不安,“那些遗民这么了?”

    “那些胡人军队,已经开始对遗民屠杀了,只怕。”

    众人说话间,只见在里长旁边的一人,默默的离开众人之列,只一个人一个人走到淮水南岸,忽然仰天长叹,“儿啊,爹对不起你,没能把你带出来。”

    那大帅见此,大急道:“快拦住他!”

    话音刚落,只“噗通”一声,那人投河自尽了。

    众人皆沉默不语,许久,旁边的护卫,小心翼翼的问道:“将军,那北边的人……”

    “军令难违,让我们大军尽数南撤,悉数毁坏船只,吾等只是奉命行事。”

    只长叹一声,“留两艘船给那些人吧,其余全部毁掉。”

    督护回军帐,边走边喃喃道:“失掉的故土还可再夺,失掉的民心如何重获?”

    突然徐督护,大声说道:“吾自随小船返回北岸,接应流民。”

    “督护大人,此去有来无回。”

    “汝好自领军士返回建康,保存实力。终是吾等失信于世人,无颜苟活。”

    石季龙死后,中原大乱,晋师想趁乱出兵北伐,以图恢复中原。鲁郡之汉族遗民二十馀万口举家归附。然晋师大败,遗民行至淮水北岸,欲渡河来归附。晋师败走,威势不接,被石赵追兵屠戮,死亡略尽。

    燕国龙城郊外

    春去秋来,如今秋收已过,燕国境内大收,府库充盈,燕国的各地大军已云集于龙城之外。此时

    在高台之上,慕容儁大声宣道:“我燕军的将士们,灭赵在此一役。我燕国灭高句丽,平扶余,并宇文,唯有一赵国与我相争三世,阻我燕国南下。今中国纷乱,当此时机,灭赵!灭赵!”

    “灭赵!灭赵!灭赵!”众将士山呼。

    慕容儁举起双臂,仰天高呼,“大燕将士威武,燕国万年!”

    “大王万年!大燕万年!”

    燕军斗志昂扬,声彻北境。

    慕容儁示意涅皓宣读诏命。

    “宣诏。”

    只见涅皓缓缓展开诏书,宣道:“封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左长史阳鹜为辅义将军,谓之“三辅”,辅弼燕国,统领我燕国二十万大军择机南下。封慕容霸为前锋大都督,建锋将军,统领本部人马,为我燕军开路先锋。”

    所封众臣皆领命,依次缓缓上高台,领虎符。

    “刘翔。”慕容儁高声唤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