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

第二百七十五章攻心(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三月,河东,安邑。

    “陛下,姜朔方大捷啊!”

    廖立举着来自临汾的战报,奔走入帐,其动作颇是矫捷,完全没有老迈之人的行动不便。

    从二十几岁出仕老刘,任职长沙太守,到如今三十几年过去了,廖立也有六十几岁了,身体仍是健壮,与他同一起出仕的臣子多有凋零。

    “嗯~快念!”

    正吃着烤肉的刘禅放下刀叉,拿过温热的手帕擦了擦油腻的双手。

    廖立拆开印泥,取出战报,说道:“启禀陛下,姜朔方攻马首,因魏军有警惕,故不克;后率军转攻平阳,又被陈泰所识。姜朔方念与后将军期约临汾,故将计就计,以身为诱,与陈泰大战于汾原。后将军所部如期而至,举兵夹击陈泰,大破魏军……”

    听着廖立讲述姜维的战果,刘禅按照他的行军路线对照着舆图,不禁感叹说道:“姜朔方舍弃粮草,孤军深入,此战太凶险了。若后将军失期,其军将大败,将士四散,其亦有性命之忧!”

    “然后将军如期而至也!”廖立补充道。

    刘禅收敛心神,颇感庆幸地笑道:“是啊!幸亏绍先如期赶至,未有失约!”

    相比于众人,刘禅正为给姜维安排了霍弋而感到庆幸。在历史上的段谷之战或许也是如此,姜维想借着与胡济的约定,从而大破邓艾,然却因胡济的失誓不至,导致姜维兵败段谷,使得蜀汉国内百姓生怨。

    而如今蜀汉的国力不仅更强了,也给姜维配上合适的帮手,在两者的加持下姜维打出来了惊艳众人的汾原之战。

    姜维这种‘胆大包天’的用兵风格,注定了他需要一个给他擦屁股的上级。如他在历史上敛兵举谷的汉中防御政策不是不行,而是缺乏上级去完善他的战略。那时候若王平、句扶、刘敏等大汉将领仍在,大败钟会不是不可能,只可惜到时候老兵凋零,仅剩老迈的廖化、柳隐等人。

    当然姜维的用兵风格比大部分的将领更需要一个强大国家作为支撑,段谷之败蜀汉接受不了,然而如今的大汉却能接受得了。

    “传诏而下,迁姜维为并州都督,领河东、朔方军事,封临汾县侯。西河太守王嗣迁朔方都督,领镇军将军,都乡侯。剩余将士封赏暂且延后,待河东战事结束一并封赏。”

    “令先,等等。”刘禅喊住郄正,说道:“替朕写诏赞扬姜维,卿逾山历险,孤军深入,以疲击逸,以寡胜众,实有大功。卿数年不鸣,今则一飞冲天,朕颇是欣慰,望卿勉之。”

    “诺!”

    说完,刘禅指了指舆图,说道:“可还有其他军报否?”

    廖立用手指敲着挂在墙上的舆图,说道:“根据姜朔方军报,其已攻占临汾、绛邑、襄陵、平阳、北屈等五县二十余城。若以平阳郡来说,唯有北部的永安、蒲子等少数县城未归降。”

    顿了顿,廖立又重点指向绛邑东面的翼城,说道:“司马懿率河北军士欲从上党,过端氏,入援河东。至翼城时被我军所部刘林所阻,其兵有五千屯扎,然司马懿或闻河东失守,今已屯守中条,修筑营垒。”

    刘禅沉吟少许,问道:“公渊以为司马懿此举是为何意?”

    廖立捋着胡须,笑问:“陛下可知长平之战否?”

    “知也!”刘禅若有醒悟,说道:“公渊是以为司马懿知晓河东大局已定,欲效彷廉颇,修筑工事,用山势、营垒以来抵御我军,保固上党,以屏障邺城。”

    “正是!”廖立沿着端氏县附近画了条防线,说道:“长平大战,廉颇在此处修建百里长城抵御秦军多次强攻,白起强攻不克。今立浅薄之见,今曹爽伐荆州大败,我军又克河东,司马懿已无进攻之势,唯望固守防线,以求得一时之安寝。”

    闻言,刘禅不由感叹一二,说道:“可惜孙礼、李辅、邓贤等残部仍在河东肆虐,我军未全克河东。不然朕定出兵并州,夺取上党。”

    顿了顿,刘禅问道:“除孙礼外,今其余敌寇情况如何?”

    孙礼的骨头是真硬,咋都不归降。当刘禅打探知道孙礼是涿郡容城人,念自己祖籍也是涿郡涿县人(今保定市涿州市)。特意写了份信表示朕也是涿郡人,与你是同乡。今天下战乱已久,家乡百姓困顿,你也受过汉恩,如今危困之下不如献城归降,当不失封侯之位,也可得见乡人。

    结孙礼收到信后,回了封信,表示你是涿郡人,我是范阳郡人,并非乡党关系。而且我受的魏恩多于汉恩,今当上报君恩,岂能归降于你。最后表示你要么进攻,要么别哔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