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藩王》

第277章 凤阳花鼓,宁王抗旨(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唯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四方。”

    中都凤阳,不知何时流传着这首朗朗上口的歌谣。

    演武结束后,老朱并没有着急回到应天府。

    在他的故乡,竟然有人造谣生事,洪武大帝岂能容忍?

    锦衣卫很快便行动起来,但凡传颂此歌谣者,都被带走审讯。

    可饶是蒋瓛,也不敢轻易定夺,只因这些人都是乞丐!

    两个筷子一个碗,你说这些人要造反,要图谋不轨?

    恐怕屈打成招说出去,都没有人会相信。

    彻查此事之人,除了锦衣卫外,还有宁王朱权。

    “主人,我带来了丐帮长老吴琼。”

    明犬直接将那手持要饭碗的吴琼,扔在了朱权面前。

    “凤阳花鼓,传自你丐帮?”

    朱权负手而立,并未转过身,他清楚其中利弊。

    若是任由凤阳花鼓在大明流传,可并不利于中央统治。

    民心受损,朝廷政令焉能上行下效?

    “不不不……冤枉啊,大侠!”

    要说丐帮,远没有想象中那般侠肝义胆。

    大多数都是为了一口生计才去要饭,若是锦衣玉食,吃饱喝足,谁会去做这等营生?

    “那些叫花子,可不是俺们丐帮的人!他们都是凤阳的富户!”

    吴琼此言一出,明犬便已经拔出了腰间倭刀,直指对方咽喉。

    “胡说八道!富户焉能去要饭?”

    眼见倭刀出鞘,吓得丐帮长老赶紧施展出了专业技能。

    跪地求饶!

    “大人!真的是凤阳富户啊!当今皇上不让他们回江南老家,便只有装作叫花子才能回去了!”

    吴琼生怕那扶桑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赶紧将所知尽数告知。

    说起来,这事还真怪洪武大帝好心办了坏事。

    都说应天府,虎踞龙盘地 金陵帝王州。

    但在此地建都的王朝,诸如三国东吴,东晋,甚至宋齐梁陈,都即为短命。

    老朱也带着些迷信,认为定都应天,不过是权宜之计。

    大明嘛,迟早要换个都城。

    至于定都在哪里,老朱肯定是偏袒自己的家乡凤阳。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洪武大帝大袖一挥,“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凤阳一跃成为大明中都,为了建设家乡,老朱更是迁徙了四类人前往。

    工匠筑城,军队戍边,犯人苦工,这都无可争议。

    可最后一类人,却沦为了凤阳花鼓的始作俑者,也是四类人中最惨的那类。

    江浙地区的富户!

    朱权无奈叹气,富户做乞丐他不理解,但若说江浙地区的富户,那他们跟父皇的恩怨,可是长期已久!

    “江浙鱼米之乡,原本便是张士诚治下。”

    “此人行军打仗不行,齐家治国不行,却偏偏对百姓极好,深得江浙富户支持。”

    “父皇与张士诚争锋,这些富户可没少资助后者,也难怪父皇一怒之下,没收其田产,将他们迁往凤阳。”

    没有要了这些富户的命,便已经是便宜了他们。

    老朱这般想法,也自认为给了富户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你们不是擅长经商么?

    那边给咱盘活凤阳,让其成为天下市集。

    可老朱忽略了一点,那便是凤阳真不是什么好地方。

    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

    搬迁到凤阳的富户们,无形中拉高了凤阳的各类物价。

    本就土地有限,又贫瘠的凤阳本地人,生活变得更为困难。

    至于思乡心切的江浙富户们,也不想留守凤阳,如何离开呢?

    一到冬天农闲之时,他们便化身乞丐,一路乞讨到江浙。

    待到开春后,再回到凤阳,毕竟为了生活,还要种地。

    朱权摆了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