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面朝佛祖金身,两手合十,前倾身躯,谦卑道:“徒儿见过师傅。”
佛祖目不转睛,并不在乎此处凶险之地,也无正视那名男子的意思,只是探出近百丈长的手掌,说道:“随本座离开此地,没有为师准允,你不必再来。”
云锦颔首,“徒儿领法旨。”
待云锦飘身站于师傅掌心处,云锦望着前方已经重新坐回王座的男子,说道:“那此人怎么处置?”
一听此言,那男子啧啧称奇道:“无知小儿,真是厉害。”
佛祖说道:“道祖撂下的摊子,因果轮回后,自会有一番定数,你莫要再胡来,扰乱三界气象。”
云锦两手再一次合十,佛颂一声:“禀师傅,道灵界道士陈雍庭暗中被此人下咒,何解?”
佛祖轻握手掌,云锦被收回,“因果报应不爽,陈雍庭劫数难逃,天命不可违。”
只见那男子反驳道:“各扫门前雪而已,道祖就比你们佛家做得要好,起宏愿教下两界的修道者寿命,只比常人长寿那么二三十年,还用一半的道力将我困于此地,自个儿落到个应劫转世的后果。”
男子语气愈发阴冷,“待我将这一半道力真正化为己用,我将杀上佛国,屠戮众佛。”
云锦扯着嗓子叫道:“师傅,这人脑子有毛病,咱不能忍!”
的确,在万年以前看来,道教是针对将臣一脉,唯一的势力。
无论天庭,亦或者佛国,都冷眼旁观。
当时三界还流传着‘凭什么地藏王菩萨的一句话,让道祖何以至此’的说法。
但佛国自始至终都没出手,眼前的将臣凭什么要杀上佛国来?
这是歪理。
云锦悄悄留下一缕气机在此秘境,这等把戏,王座之上的将臣没去计较,却被佛祖收回。
云锦的用意是师傅不让我来,我就让我兄弟来。
佛祖见徒儿如此执着,便与他说道:“并非将臣想要见你,而是你误打误撞进了他的墓境。九千九百年前,道祖骑牛寻到将臣所在此处,便卸下一半道力打入其身,将其困在墓境,事后青牛兵解。而陈雍庭是将臣早年间与他师傅老道人布下的道缘,其中深意,尚且未显露出来。不过你一个晚辈不能以此与将臣置气。”
实在是此时的将臣比起万年以前,更难推演,佛祖也只能算到老道人是道祖座下青牛转世,将臣利用老道人传道陈雍庭,最大的可能是早日点醒老道人,好与道祖一同归位。
将臣心中所想之事,是要三界臣服,道教,佛国,天庭,无一不被他赶尽杀绝。
心念至此,佛祖明白了,为何道祖真身寻不见踪迹?
原来这是道祖故意为之,前世替今世隐蔽了气机。
根本缘由,是因道祖转世真身乃将臣重返三界的引路石,而青牛转世才是寻找道祖真身的关键。
然将臣以道祖轮回前的一半道力,吃掉还未稳固境界的道祖转世真身。
捋顺了这一点,佛祖大可以无上法力把这将臣继续镇压在此,但结果与此时将臣的处境并无二致,将臣的人神体质,根本就是不死不灭,万年以前,道祖就已证实这点。
所以,要来的,总要来。
手掌上的云锦低头佛颂。
将臣坐于王座之上,无聊道:“除了道祖,两位是第一批可以活着离开此处的外人,希望离我们下次见面,不要太遥远。”
佛祖正眼瞧了瞧将臣,将臣立即心神搅荡,以至于牵扯了道祖的一半道力,体内山河可谓是雪崩之势。
此时的将臣略显沉稳,可谁又知道他调戏内理的手段,就算天道者也要活活被震得丢掉大半条命。
佛祖手掌缓缓半握,带着云锦离开了将臣墓境。
行亭内,单璠跪坐在陈雍庭身旁,不停地擦着眼泪。
老道人穷尽一切道法真诀,也未能替陈雍庭止住病势,单璠看着师兄不断衰弱的呼吸,大喊大叫着三伯在哪里,等她实在没招了的时候,单璠居然要凌元去咬师兄脖子。
凌元今生只喝过张莎的指尖血,再者陈兄弟目前情况虽然糟糕,但有天道者境界的云叔知晓此事,他断然不会让陈兄痛苦死去。
陈雍庭之所以这般,是将臣在他体内下的咒印现世,此时的陈雍庭的身躯,有类似于淬体的战场,且犹有过之。
当云锦再一次出现在行亭时,他将一只珠子放在陈雍庭胸前,不消片刻,陈雍庭内息就已平稳,体内的异样,逐渐熄灭。
单璠欣喜若狂,她跪坐在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