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第二百零二章:不朽之言,稷下学宫,大夏平难,废王之计(3/8)


    有人好奇,望着苏文景如此问道。

    刚才苏文景说让稷下学宫继续拖延时间,实话实说,这可能性不是很大啊。

    毕竟稷下学宫也不是小势力,苏文景这还没成圣,当真要是苏文景成圣了,以圣人之尊,前往稷下学宫,要求再拖延几个月,或许对方还真就答应下来了。

    可没有成圣,只怕有些不妥。

    听到这话,苏文景反倒是显得平静。

    “我知晓。”

    苏文景点了点头,他知道稷下学宫不会继续拖延了。

    “哈?”

    “文景先生,你知道稷下学宫不会拖延,那为何答应顾锦年啊?”

    这人好奇,实在是不明白苏文景这是何意。

    “我已经联系霹雳手大儒,外加上挚友,而今,大夏书院当中,不还是有诸位在吗?”

    “我等一同前往稷下学宫,堵他的门,不让他开不就行了?”

    苏文景微微一笑。

    这话一说,不少大儒脸色顿时变了。

    堵门?

    堵稷下学宫的门?

    好家伙,这可是读书人圣地之一啊,孔府算得上一个,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则是中洲圣院。

    这三个地方,都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孔府是因为有孔圣在,任何读书人,其实都有义务前往孔府祭拜圣人,如若不是孔家搞门阀,几百年前,只要有读书人去了孔府,就必须要去太庙祭拜圣人。

    这种圣地,是敬重。

    而稷下学宫是诞生学术之地的地方,可以说儒道能走到这个地步,大多数靠的是稷下学宫,百花齐放,思想爆发。

    至于中洲圣院,则是争夺之地,唯有大儒才可前往圣院阐述道理,从而争论。

    传闻当中,中洲乃是天地之中心,有仙灵的传说,而且中洲圣院建立在天地之间,最高之山上,一言一行,可达天听。

    简单来说,孔圣开创儒道一脉,第二位圣人,则立下稷下学宫,百家争鸣,思想大爆炸,第三位圣人,则在中洲开辟圣院,让人去争,唯有争才有进步,杜绝一家独大的情况。

    只可惜的是,王朝管控之下,再加上孔圣的威望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孔府又出了一批天才人物,并不是说这批天才儒道如何,而是他们完美利用了孔圣形象,形成儒道学阀。

    不然的话,按照圣人们的意向,其实儒道本来是越来越昌盛的。

    至于第四位圣人,他也留下了东西,但具体留下了什么,还无人知晓。

    有各种传闻,也有一些世家,对外宣布是圣人后代。

    当然这些都是无从考究的事情,也经不起推敲。

    稷下学宫,为儒道圣地也,苏文景要去堵门,这帮大儒听完之后,脸色惨白的很。

    “文景先生,我还有事,要先行离开了。”

    “大夏天灾已定,我要回去处理一些事情了。”

    “我家灾情还没有结束,我要回去定灾。”

    一时之间,不少读书人站起身来,一个个有些惊慌失措,这不是文人风骨不文人风骨的事情。

    而是乱来啊。

    你苏文景马上要成为圣人,你怎么闹都可以,稷下学宫就算再怎么样,也不会真正得罪一尊未来的圣人。

    可他们不一样啊,要是被盯上了,以后真就没好日子过了。

    看着众人如此模样,苏文景倒也不生气,反倒是平静开口道。

    “哎。”

    “尔等错过了一个大机缘啊。”

    苏文景出声,显得有些无奈道。

    听到机缘二字,顿时之间,众人止步了,不由看向苏文景,十分好奇。

    “什么机缘啊?”

    “文景先生,你说话说一半作甚?”

    “堵门也叫机缘?苏文景,你是真把我等当傻子了吗?”

    一些声音响起,既有人好奇,也有人心急,还有人直接破口大骂,但骂完之后,还是站在原地,听一听是什么机缘,反正听一听又不吃亏。

    “尔等。”

    “当真是鼠目寸光。”

    “锦年这次前往稷下学宫,你们真当锦年只是去看看?”

    苏文景开口,不由冷哼一句,眼神当中满是嘲弄。

    一听到这话,众人这回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