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浪人生》

第423章 先准备,万一用得上(2/4)

些科技技术的重要性,在科技行业的所谓捡漏……至多至多可能发生在同一地区内部!

    事实上,全球所有能冒头的科技产品背后都有海量的资源支持,它本身的重要性天下皆知。

    要不然怎么会有乔布斯被赶出苹果,有谷歌火速收购安卓,火速成立OHA?

    重生捡漏?

    呵。

    连你花钱参与研究并贡献研究成果都不可能,还收购成品?

    呵。

    那些巨头级企业的并购壮大之旅,基本发生在同一地区内部,但凡跨地区的案例,都会被百般阻扰。

    ‘不太知名’的案例有AMAT通过杠杆收购公司KKR去收购小日的KokusaiElectric,来来回回的最终价约35亿美元,各地火速同意,然后……AMAT等了两年都没等到中国的同意。

    比较知名的例子也有,英伟达想收购ARM,然后宣布失败。

    ARM可还是一家从成立初期就打上了跨国合资标记的公司,股东有诺基亚、苹果等……

    总之,早在十年前,EUV被论证了可行性。

    尽管面临无数个精密制造的难题,但ASML从未犹豫过,坚定的选择了去实现,06年推出原型,07年建造了10000平米的超级无尘室,10年出第一台研发用样机NXE3100。

    而在刚刚过去的12年,ASML不得不发起一项客户投资计划,拿25%的股权请求客户投资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多多的原型机。

    最终被选中的三大客户英特尔、台积电、三星在摇摆良久之后合计拿了13%的股权支持ASML的EUV研究,当时ASML的市值约为200亿欧。

    哪怕英特尔坚定的选了EUV这个方向,但他仍不看好ASML的EUV,他家拿了15%的股权,但其中仅有5%是支持EUV的。

    在ASML为了每年能继续投入约80亿人民币去研究EUV,不得不释放股权请求客户投资的当下;

    博浪在DUV前期研究投入600多亿人民币的情况下,于今年二季度再次一举投入了400亿支持EUV的研究。

    并自建晶圆工厂,特别自建了试验生产线,以备垂直商业化!

    这,就是星空半导体追赶的机会!

    ………

    很快走进园区开放区域的行政办公楼,温良在田、赵二人的陪同下,视察了基层工作。

    一路温良只是面带微笑,几乎没开口。

    来到6层,进到现在尚未启用的CEO办公室,温良当仁不让的坐到了办公桌后,看向田、赵二人:“工作上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赵智率先回答:“有一些,能克服。”

    田文凯则是轻轻摇头。

    温良再次不置可否,又问:“对将来的工作有什么计划。”

    面对这个问题,赵智没有犹豫,直接回答:“尽快让公司进入正轨。”

    简单得有些过分了。

    田文凯有所准备,列出了一二三四五条,都是如何让星空半导体运转起来的。

    温良念头一转,看向田文凯:“怎么没有关于如何与地方交流的措施。”

    “地方……”田文凯略有犹豫,他很想说有温良这层关系在,岂不是多此一举,“我个人觉得应当先安稳内部。”

    于是,温良看向了赵智。

    赵智自然不可能回避,直言了当:“争取维系好现有关系,与地方建立良好的往来。”

    温良仍然不置可否,问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你们自己认为谁更适合CEO的位置呢?”

    “我认为我更合适。”赵智并不扭捏。

    田文凯脸色微变,嘴唇动了动,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老赵比我更合适CEO的位子,我主内更合适。”

    于是,温良做出了决定:“那就这样吧,赵总转任代理CEO,田总转任COO,尽快在集团的协助下把框架搭起来。”

    田、赵二人被精挑细选放到星空半导体这边,各方面条件肯定差不多。

    李泽不会随便选人。

    他是个超级实用主义者,他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嫡系,选人只看合不合适,不会因为熟而偏袒。

    比如田、赵二人都是湖北人。

    在当地多少有点关系。

    温良也不算随便下的决定,赵智他们两个来星空半导体已经接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