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中,年轻的瓦西里一世有很多选择。
比如他可以在君士坦丁堡被围的时候,选择承认巴达斯.斯科莱鲁为共治皇帝。
那么盘踞小亚细亚,手里捏着近十万大军的巴达斯.斯科莱鲁,就一定会出兵解围。
甚至其他势力,比如匈牙利人、意大利甚至原查理曼帝国的王国、公国们,都可以用金钱以及爵位雇佣而来。
最后他还可以在让东方教会的牧首在宗教上做出妥协,以换取包括曾经查理曼帝国国土在内的西方教派支持,组织起东征的十字军。
此时的正教和基督教还没有彻底决裂,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而坚固的君士坦丁堡,给了瓦西里一世这个操作空间和时间。
但要是周军先打小亚细亚高原的话,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了。
拜占庭帝国的泰西(欧洲)部分武德并不充沛,刚刚上位的瓦西里一世并没有巴达斯.斯科莱鲁这样敏锐的战场直觉。
估计等周军都快歼灭小亚细亚军团后,君士坦丁堡的文臣们还在皇宫里大声辩论呢。
而要攻陷君士坦丁堡,或者说要切断泰西部分和远西小亚细亚的连接,海军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了。
拜占庭帝国一直以他们装备了希腊火的海军为最骄傲,只要消灭了他们的海军,这一切,就可以说结束了。
是以从两年前起,当诸夏国联军展开最后一次大马士革之战之前。
在中央朝廷的四百四十万贯内廷中书省直接拨款下,以摄政大西王张贤瑀为首的诸夏国,就大规模征发工匠和力夫,开始在里海沿岸大造战舰了。
而且不是旧式的楼船,而是新式的,采用露天甲板和火炮甲板,以横面轰击战术为核心的风帆炮舰。
这种炮舰虽然受限于造船业、金属冶炼业甚至纺织业等方面的掣肘,不能像历史上十七世纪的风帆战舰那样采用大量软帆,每船动辄三十到八十门炮。
但也可以安装十五门约等于四到六磅的火炮,此外露天甲板上还有大伏远弩等弩箭,可以使用桨帆两种模式驱动,战斗力绝对比寻常的战舰强大的多。
咸雍三年,公元988年,三月。
征发十六万天竺民夫,三万可萨犹太人,耗时六个半月,几乎将整个宁远总督区(费尔干纳盆地)两年存粮、存款全部耗光。
由中书清算舍人、昭武学士、行兵部侍郎、诸夏共和议会军机处掌书记,大科学家燕肃为首的大周天工院工程师们,用了六个半月的时间,想尽各种办法。
将在里海建造的四十七艘大型战舰连同火炮,旱地行舟一千一百里,运到了黑海中。
咸雍三年,公元988年,六月。
互相以小船缠斗了一个月多的大周海军和拜占庭海军,终于要展开决战了。
因为大周海军经过前期大量工作和最后两个月的熟悉,基本知晓了黑海的水文情况,具备了决战的条件。
战斗在凌晨开始。
拜占庭帝国海军出动战舰一百七十艘,绿衣大食出动战舰八十一艘,合计二百五十二艘各种型号战舰,士兵、水手共计五万七千余人。
战斗初始,心狠手辣的舰队指挥官辽国大王张贤炅,只命令大周海军以老式战舰一百三十艘出战。
战斗到正午时分,虽然大周海军官兵英勇作战,但仍不能抵挡有希腊火的拜占庭海军,损失战舰八十七艘,阵亡官兵超四千人。
而拜占庭海军与绿衣大食海军虽获大胜,本身损失也很不小。
但拜占庭海军统帅,不顾绿衣大食海军名将昭海尔.绥基理的劝说,坚持要追击剩下的大周舰队。
而此时,一股西北风突然吹来,一直在煎熬中等候的大周新式舰队终于等到机会,他们张开满帆,从拜占庭海军完全没想到的西北方呼啸而来。
虽然战舰只有四十四艘(损坏三艘无法出战),但装备了划时代的火炮,操练了更加划时代战术的大周炮舰,冲进拜占庭海军中大开杀戒。
好多拜占庭战舰还没来得及喷出希腊火就被火炮击中,随后炽热的弹丸点燃了储存希腊火的仓库,引发剧烈的殉爆和大面积火灾。
战约两个时辰,拜占庭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量战舰得以逃至没有接战的绿衣大食舰队中,企图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仓皇逃回。
结果就在海军决战的时候,辽藩世子张能奇与蜀藩名将鲁克图,率领由罗斯、保加利亚、西突厥各部、基马克人、钦察人和少量精锐汉军组成三万联军。
两个时辰狂奔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