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里正》

160、不醉不归(3/6)

叔伯们也都各个神情舒展,拱手作礼。赵有锄布置了酒席,姜氏和孟氏又煮了一锅蛋,见人便发,逢人便劝。

    赵硕一连喝了三碗酒,越喝越觉得这酒怎如此烈?低头一看,却见酒水清澈,毫不浑浊,似水一般。于是便问,“此乃何酒?何以才喝三碗,便有了醉意?”

    赵有锄道:“这是元良教的酿酒之法,之前也没说能喝,只是能消伤口热疾。右武卫军中就备有此酒!只是量少。”

    “是吗?”赵硕连忙看向了何四,何四定了定神,想了想,又抿了一口,细细一尝,这不白汤吗?

    军械营说着白汤是平凉产的,专攻伤口热症,以白汤消杀,不仅伤口好得快,还不易反复。

    何四一时语塞,“这能喝?”

    赵有锄哈哈大笑,“能喝!便就是元良说的,此物太过刚猛,少喝怡情,多喝却伤身啊!”

    赵硕此时已是天旋地转,把持不住,脸上更是热烘烘的,红了一片,他抹了抹嘴,意兴阑珊,道:“妙也,再来一碗!”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何四喝得不辨东西,直挺挺地倒在了平凉的八仙桌下,被人抬着送进了客院。赵硕能战,可也招架不住喝得太猛,只五碗酒后,已是渐渐不支。平凉众人见好便收,加上所酿白汤库存并不充足,也就就此作罢。

    赵硕在赵有锄的搀扶下回到客院屋内,听隔壁何四呼呼大睡,呼噜震天。一时睡不着,便坐在灯火旁,透过窗栏格栅看向天空中的满月,听平凉稻田里的虫鸣哇叫。

    赵硕满脑子混沌,他闭上了眼睛,缓缓地躺靠在了木椅上,嘴里“啧”了一声。

    算算时辰,来凉州已是两年了。初来时,平凉只不过是穷乡僻壤,可眼下,这里却是河陇最富庶的村里。村外千余亩粮田,更有河陇新军的摇篮团练营地。等过得两年,仓廪丰足,兵强马壮,赵正自安西凯旋。到那时,水到渠成,他这个河陇节度使,便就能挥师南下,与吐蕃决一死战,让大唐西北一劳永逸。

    等灭了吐蕃,收复河西,打通安西之地,重复大唐荣光,便指日可待。

    再往后呢?

    再往后……

    赵硕摇了摇头,歪着身子,“哇”一声,吐了一地。

    眩晕感袭来,胃里接着一阵波涛汹涌地翻腾。

    赵硕大吼一声,妙哉!

    倒是把屋外站哨的亲卫们吓了一跳。

    两个亲卫互相看了一眼,兀自摇了摇头。正想推门而进时,忽听院外传来一声低喝:“谁?”

    “我!”却听有人问道:“殿下在哪?”

    院外的巡哨显然知道来人是谁,连忙靠了上去,“王长史怎地回来了?”

    接着院门打开,一人黑衣黑披风,风尘仆仆入得内来。

    两个亲卫连忙施礼,“王长史!”

    “殿下在屋里?”

    “是!”亲卫道:“只是王长史来得不巧,殿下喝醉了……”

    自结赞率军三千,夫、奴两千越过合黎山穿越漠北后,大唐河西细作及时传回蕃军动向,河陇及时应对,一面向朝堂汇报,一面着手调兵遣将。

    王渠让带四营两千人马去了漠北,右武卫在墨宣的演兵也逐渐向吐蕃四水军镇靠拢。领军将军庞元堂以三千兵马围住四水,另以三千兵马隔断甘州,中军两千居中策应。三千府军进抵玄水军,同时自军械营及苍宣、休鸾运来投石车、床弩、攻城锤等辎重以及军粮万旦。

    大唐二皇子,凉州都督河陇节度使凉王赵硕亲赴玄水军。各州府军、团练倾巢而出,亦自各路奔赴河西走廊。

    大唐西北顿时战云密布,河西之战一触即发。

    至六月初十,漠北传来八百里加急战报。忠武将军领安西军苍宣县侯赵正在安戎军击溃结赞大军,阵斩千余级。通议大夫凉州都督府长史知凉州事王渠让领援军夜袭室韦大营,斩一千三百余,俘主将多铎以下六百余,获牛羊猪三千余,粮六千石。

    漠北大捷。

    结赞灰溜溜地又从漠北翻越合黎山,老老实实地回到了河西。

    同一日,肃州蕃军一万三千抵达四水军前线,唐军得报,撤回墨宣。双方递交照会,约定各自罢兵,回退防线,脱离接触。

    至此,兴庆三年唐蕃在河西走廊的刀兵暂息。

    赵硕在玄水军又等了三日,直到庞元堂领军凯旋,驻扎之后,才动身回凉州州府。卫队自玄水军上路,面前两条路,一条往苍宣县,一条往州府姑臧。赵硕心血来潮,想去平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