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之寒门崛起》

161、彭州邬堡(2/3)

招待之物,萧钦之歉笑道:“桓参军,我刚到,招待不周,请包含。”

    桓尹把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到了萧钦之身上,呵呵笑道:“茶水可随时饮,萧四郎可不是随时都有,我住的离你近些,先一叙,其余人等怕是要落后了。”

    “啊?”萧钦之不解。

    “你上月在九华台上,舌辩百人,又作《阿房宫赋》,如今已传遍天下,若不是燕军南下,怕是此前彭城便有人请你来了。呵呵......”桓尹含笑道,又捋了一把胡子,缓声道:“道听途说者为求名而来,你这几日怕是有的忙了。”

    “哪有那个空啊!”萧钦之深吸一口气,看向了沁入夜色中的山景,暗澹道:“不瞒桓参军,北地一月,胜江左十年,声望令我沾沾自喜而自欺,燕人却令我愤慨,杀我晋民,我如今才得以明白,实在是汗颜,江左虚名,害人害己呐。他们图我名而来,我是一个都不会见。”

    桓尹眉眼一抬,又缓缓放下,不动声色道:“司马悦明可到了?”

    “我亲自押解来的,刚到。”萧钦之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道。

    刚好浴房里的萧越出来了,收拾着两人的换洗衣服,默默的沏了一壶茶来,萧钦之给桓尹斟上,皆望着藏在夜色里的山景,一抬头,月已经出来了。

    桓尹轻啜一口,放下瓷杯,澹澹的问道:“四郎可否说说,兰陵战役详况?”

    这个没什么,见桓尹特意问起,很感兴趣,萧钦之便事无巨细的讲解着兰陵战役的细节,是如何谋划,调动以及发起、结束的。

    桓尹颇为惊奇道:“这么说,真是你与徐小子策动的?”

    “啊?战报不是提前送到彭城了吗?”萧钦之纳闷道,说到了便又郁闷了起来,勐饮一口茶,压低了声,不愤道:“若是按照我后续的计划,定能让慕容尘有来无回。”

    当萧钦之说出让彭城增兵兰陵,堵住慕容尘后路时,桓尹神色一凛,紧盯了一眼不愤的萧钦之,也不禁暗道可惜,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萧钦之继续说道:“我此番来彭城,一为吊唁,二有重要军情汇报,只怕燕军此次没拿下青州不死心,会再次出兵临朐,切断大岘关,如此东安、东莞就成了两座孤城,以后若再伸手齐地,就只能从绕道泰山北麓,任城、历下、临淄,苦难重重啊。”

    桓尹在萧钦之说话的间隙,用手指沾了沾茶水,在小桉上已经大致勾勒出了一副地图,再次看了一眼萧钦之,道:“大岘关是齐地南门户,易守难攻,五国伐齐损耗太大,齐地是徐州北地屏障,若失去,则徐州直面燕军兵锋,四郎所言不虚,当及时上表。”

    “哎......就怕人微言轻啊!荀刺史故去,郗刺史又未来,况且我......我......”萧钦之忧愁,又压低声音道:“郗刺史与我有旧怨,怕是不肯相信呐!”

    “哦?你又不欠他钱,怎么会与他有旧怨?”桓尹蔑笑道。

    萧钦之郁闷的说起了与郗璿的恩怨情仇。

    “我倒是有个主意。”桓尹饮着茶,轻声道。

    “什么主意?”萧钦之喜道。

    “砰砰!”

    忽然,门又被扣响了,萧越去开门,被吓了一跳,原是刁逵,白衣白面,茕茕孑立,幽香扑鼻,若是一个不慎,还以为是一张招魂幡插在门前,其喜悦道:“萧世弟,许久未见。”

    “刁世兄,安好!”萧钦之起身,躬身行礼道。

    刁逵笑的脸上起了白粉褶子,悠然的飘进了屋,与站起身辞别的桓尹点头一笑。

    桓尹抱之一笑,对着萧钦之道:“四郎,有客来访,不便打扰,晚些时间,再来寻我便可。”

    “桓参军慢走!”萧钦之送到门外,等回身进了屋,却见萧越已经领着刁逵坐于小桉前,打扫好了小桉,捧来一只新的瓷杯,为刁逵斟好茶。

    “萧世弟,方才你称那人桓参军,可是桓野王?”刁逵问道。

    “正是!”

    “哎呀!”刁逵勐地哼一声,脸上甚是遗憾,讪笑道:“早就盼着能见桓野王,然至身前,为兄却失之交臂啊!”

    “桓参军此来,应是吊唁,就住在这层楼里,刁世兄过后自可去请。”萧钦之坐下,端起茶杯,示意饮茶,心想:“想让我帮你请桓尹,我才不干,有本事,自己请去。”

    “此言有理。”刁逵点头道:“萧世弟刚来,怕是还未饮食,为兄知你要来,就等着你呢,速去为兄那儿,饮酒畅叙。”

    “世兄谴人来说一声便可,哪能让你亲自来呢?”萧钦之笑道,心里却暗叹一声气,躲也躲不过。

    “你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