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咱们的内阁行使的就是王的权力,你、我咱们这十五个人集合在一起就相当于是君王,谁来选举我们?
部落酋长,也就是各省的布政使主官。
那么谁来选举他们呢。
部民,也就是百姓!”
陈景和大手一挥说道:“既然不要家天下,那就干脆公推,来来回回就这两种选择,确立国家制度的事不能骑墙派。”
一群人彼此看看,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苦涩。
“难不成,让百姓直接选布政使?”
“那倒不是,若是如此的话,国家就该乱套了。”
陈景和摇头道:“以前部民可以直接选酋长,那是因为一个部落只有几百人,多的也就是几千人。
而且那个时期,咱们的老祖先都集中在黄河一带,拢共就那么百八十个部落,选王也容易。
现在咱们的国家不仅疆域广袤,人口更是上亿,有了中央-省-府-县-乡村完整的行政垂直架构,所以要相对繁琐些。
公推制是从下往上,我们也要从下往上。
百姓们可以选举乡村一级的主官及相关的属僚来管理他们,比如说一个乡七八个村共有一千五百名百姓,百姓们选出了一名乡官、数名村长。
既然这些官员是百姓选出来的,那也就意味着能够代表百姓。
而后这些官员中自行选出两人成为县一级公推制度会议的成员,和其他乡村选出的县公推成员组成县一级公推会议。
如此,一个县的主要官员就由县一级公推会议来产生。
县令、县佐、各科掌簿等大小二三十名主要官员。
这些官员中再自行选出三到五人成为府一级公推制度会议的成员,具体人数根据一个县的人口多寡来定。
人口多的县可以出五人,少的出四人、三人。
多县组成府一级公推会议选举府官。
如此循环往上。”
无论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那都是家天下制度下的国家制度,只是表现形态不一样而已。
而现在家天下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奴隶制和封建制都不可能继续存在。
当然,没有任何制度是绝对先进正确的,好与坏其实都是各一半。
公推制是最早诞生于神州大地的政治制度,随后走向了家天下,即使没有陈云甫这个穿越者,几百年后还会走向公推制。
至于什么时候再次轮回,那可能几千年或者更久,制度是根据时代进步来转换的,不是一个人有能力去决定的。
当时代的大势裹挟而来的时候,那一时代的人民会做出必然的选择。
而现在,时代的大势已经裹挟到了这一刻,如同滔天的巨浪,拍垮了几千年的家天下制度。
临时内阁为了陈景和的这个建议争论了十余天都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最后因为一句话而不得不同意。
“若是不同意,那就继续家天下,内阁成员由君主来任命,国家还是我父王的国家,咱们这些造反派,都等着上断头台吧。”
嘿,你这不是耍无赖吗?
不过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啊。
陈云甫是确定要退位了不假,但陈云甫还没离开中州呢,更重要一点,陈云甫还没把军权移交给新内阁呢!
上百万精锐中央军、边军和水师现在都在陈云甫的绝对控制下,你们新内阁要是迟迟拿不出一个章程来,那就继续走老路。
谁进内阁,陈云甫说了算,全国都是陈云甫的忠臣孝子。
将来陈云甫百年之后,还是儿子继位。
谁也别争,都是家臣。
而现在,只要好好做官,能做让老百姓认可的官,起码有机会当一次新内阁的总理,也享受一下君王的感觉,哪怕是弱化版的君王。
这么想想,决定还是很好做的。
“那就,这么干吧!”
临时内阁通过了这份《组建各省-府-县-乡村公推会议》的草案,并将其附入内阁新年告全国百姓书中,将和陈云甫的罪己诏及退位诏书一并通传全国。
等新年过去,散落在全国数万个乡村将会第一个进行公推选官。
继而由下到上,直到国家公推会议的诞生。
而新的内阁也必将自此诞生。
不过那些已经和陈云甫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当国家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