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主持会议,因为老爷子在安塞的官声很好,威望也很高,那些大地主也知道,眼下安塞将百姓逼急了,只会继续造反,自然心甘情愿的支持新政。
政令从平山墩出发,洒向安塞县,将来会引起多大的反响,暂且不提。
单说对外信息的收集与汇总,平山墩虽小,但是因为坐拥安塞县,未来肯定是要有长足发展的。
便是刘广生都说,平山墩有成为卫的可能性。
楚行又是那种不甘于寂寞的性子,所以平山墩与外界的联系,从未断绝。
尤其是情报部门,从平山墩刚刚开始建设,就已经撒出去了。
为的就是收集天下大事,为楚行所用。
首先传入楚行视线的是,毛文龙的消息。
楚行现在所做的一切事项,与坐镇皮岛的毛文龙并未有太大的差异,他也凭借皮岛的便利,广泛的做生意,吸纳兵卒,对抗女真人。
但是人家早些年,有袁可立撑腰,每年都能拿到很高的后勤补给,而每次作战,有搜斩获,朝廷的封赏也很丰厚。
如今毛文龙已经是官拜左都督了。
但坏就坏在袁都督身上,袁都督觉得皮岛虽然重要,但是辽东最不听号令的人,就是毛文龙,如今已经切断了毛文龙的补给,并截断商路,禁止有人去皮岛通商。
这导致毛文龙队伍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毛文龙已经数次上疏崇祯皇帝,想要入朝申辩,但是没有效果。
让为朝廷卖力的将士们多少有些寒心。
这里务必就要多说一句,在大明朝混,武官没有后台,真的很难过。
人家毛文龙怎么也算是策应朝廷兵马,捏住黄台吉蛋蛋,抄女真人老窝的能人,要不是他们拼命折腾,女真人早就入关抢劫了。
结果就是这样立下汗马功劳的部队,因为如今没有文官撑腰,已经不管饭了。
若是毛文龙的部队吃不上饭,回头女真人再入关,谁去戳他们菊花呢?
所以楚行觉得,大明朝真的是无可救药了。若是自己跟毛文龙一样,估计也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更加坚定了楚行的信念,好处往口袋里塞,出名的不要,卖力干活的不要。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兵变频繁。
眼下,不仅仅是西北摇摇欲坠,天天有军队准备造反,就连京师一带,也开始大规模出现军队动荡的问题。
楚行的情报人员,起码已经送回了数个兵变的消息,而且兵变的地点都很令人震撼。
其中代表性的两个,一个蓟镇兵变,一个是宁远兵变,这都是军事重镇。
这说明,朝廷从崇祯登基开始,在折腾了将近一年以后,别的好处没有,财政条件越发的困难,收不上赋税的朝廷,已经开始不给军人发工资了。
至于为什么给军队都发不出工资来,那就问现在崇祯皇帝最信任谁了。
另外还有个事情就比较扯淡了,崇祯在平台召见了袁都督。
问袁都督大概多久能平定辽东,大都督大手一挥,说了个五年。
事后,好友问起袁都督是否真的有信心的时候,袁都督竟然淡定的说了句,我安抚安抚皇帝陛下罢了。
对于此事,楚行的恩师,徐光启也在心中大肆抱怨了一番,他觉得凭借他和楚行大师兄孙元化的本事,如果朝廷再准许他雇佣几百葡萄牙雇佣兵,他两年也可以平定辽东。
而且听徐光启的意思,崇祯皇帝对他的想法,也很认可。
在楚行看来,大明的文官的想法,有些过于魔幻了。
这就是大明的极端不公平之处了,文贵武贱,朝廷宁远相信文臣吹泡泡,也不愿意相信武夫提出的中肯建议。
当然了,楚行对于这种发生在京师的大事,有个大致的了解就够了,眼下对他的影响比较大的肯定还是西北。
一个风云人物,也忽然出现在了楚行面前。
他身长瘦,而面微黄,须一尺六寸,僄劲果侠,外号黄虎,真名张献忠。
眼下,此人正在家乡搞连寨自保,暗中训练军士,有造反的动向。
这位据说是个猛人,而且造反的思路也很清晰,先连寨自保,暗中训练军士,等待时机再登高一呼。
这比高迎祥他们动不动就杀官造反的行为要强很多,楚行倒是觉得可以找个时间聊一聊,看看他需不需要支持。
但是,张献忠这个人,貌似名声不太好,后世关于他屠杀,吃人的负面传播很多,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