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152章 荆南归附(4/8)

>
    程门立雪,说的就是一个诚意。

    杜让能进了御书房,李晔正在炭火盆边烤火。

    见杜让能进来,李晔指了指对面的凳子:“老师坐,这天儿是越来越冷了!”

    杜让能坐下,也伸出双手烤了一下,说道:“是啊,今年入冬早,不过瑞雪兆丰年嘛!”

    君臣二人寒暄了几句,杜让能乐呵呵道:“陛下可知今年秋解收入如何?”

    “跟去年持平?”

    杜让能摇摇头,乐道:“差太多了,陛下再猜猜?”

    “不会多一倍罢?”

    杜让能摇头,伸出两个手指头,得意道:“比去年多两倍!”

    “嚯,这也太多了……”

    这个数目远超李晔预想,新政推行的初期,基于基层官吏的执政水平和各种因素,受惠百姓和复耕的土地不会太多,所以今年粮食产量能跟去年持平就不错了,李晔哪敢多想。

    但是他忘了,关中已经太平了叁年,今年又没有天灾,就算不实行新政,粮食产量也反弹上升,加上韦昭度和崔安潜主持的蜀中两省大丰收,今年秋解粮收入暴增到了两倍。

    除了秋解粮,还有商税和地税的高额收入。

    另外还有各镇进奉,钟传的赔款,重新纳入中央治下的湖南和鄂岳,加上灭佛均田导致免税群体大幅缩减,可供征税的自耕农大大增加,难怪杜让能一提起这事就合不拢嘴。

    “照这么下去,老臣估计朝廷明年的收入会超过一千万贯!”

    “啧啧啧,一千万贯哪,以前臣想都不敢想。”

    杜让能乐得不行,凑到李晔近前道:“陛下猜猜,户部有多少钱?”

    “打了大半年的仗,估计也没多少钱,四百万贯?”

    李晔算了算,保守估计道。

    “少了,臣昨日召集度支部八十六名会计核算财赋完毕。”

    “算上秋解结余,各镇进奉,钟传赔款,银行专卖漕运驿站所得收入,算上东川十一州、西川二十四州、山南十七州、京兆二十叁县、京畿十一府、鄂岳七州、湖南十叁州。”

    “截止目前,度支部在册账目是,绢四百四十叁万七千八百九十五匹,钱七百六十九万四千二百叁十七贯,盐五百八十八万七千四百斤,黄金九十万两,白银二百叁十万两。”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么多钱怎么花得完啊?

    “臣估摸着明年就能达到陛下说的两千万贯小目标,哈哈哈。”

    李晔脸一红,以袖掩面嘟囔道:“怎么还记得……”

    杜让能忍俊不禁,李晔又说道:“成讷给相公的钱,相公一定要收下。”

    “臣向来两袖清风,怎么能讹人钱财?”

    以杜让能的地位根本不需要贪污,况且他还不是这类人。

    李晔为难道:“多少收点罢,不碍事。”

    如果杜让能不收,那就代表与他划清界限,成讷心里不慌才怪。

    况且送上门来的钱,哪有不要的道理?

    天子不能受贿,宰相可以啊。

    “陛下这是逼着老臣当杨国忠啊,老臣要晚节不保了。”

    “哈哈哈,相公说错了,最次也是桑弘羊!”

    李晔起身从书柜的一个抽屉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是一瓶酒,李晔拿笑道:“这是朕上次生辰时朱温送来的贡品,他说全天下就这么一瓶,朕可是一直都没舍得喝。”

    “今晚把它干了,庆祝一下。”

    一边说一边揭盖子,开香槟咯!

    瓶盖一开,清香四溢,的确是上等的好酒。

    看着通红的炭火,李晔自言自语道:“相公,咱们干喝吗?”

    杜让能道:“御书房,还是不喝了。”

    李晔不理他,坏笑道:“这炭火真好啊,烤肉吃?”

    杜让能愣了一下,这如何使得?

    他深受正统思想教育,从来不会在书房吃饭。

    不过想了想,他释然了。

    天子虽然好色,但从未荒废国政。

    虽然偶尔会做出离经叛道的荒唐事,比如偷熘出宫到青楼,跟艺妓弹了一整夜的琴,比如在朱雀大街开了几家书店,装成老板接待客人,被买书的太常寺官员认出后落荒而逃。

    比如在后宫玩泥巴烧字模,印刷一些莫名其妙的书,这些书杜让能有所耳闻,章回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