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祸,又逢天灾,但大乾究竟还有多少战争潜力,谁也不知道。”
“正好让南方藩王先为我们探个虚实再说。”
“……再者,完颜灵虚这时候带兵南下,也总比我们到了南方之后,再袭击北地的要好。”
镇北王画完了线条,看向身边李灭陵,澹然说着。
不知为何,在与李灭陵相处时,他都能体会到一种难得的亲近之感。
李灭陵闻言,微微点首,但仍不由发问道——
“姐夫,灭陵在想,这位北疆的王太后,为什么不像王上您刚刚所说的那样做呢?”
“……待到北地空虚之时,再举兵南侵。”
李灭陵说着,他换位思考道:“若我是北疆金国的统帅的话,我就会如此。”
镇北王闻言,静静开口道——
“或许,她是想专门打败我吧。”
“打败姐夫您?”
“当初在贝加尔城,我跟她约定的承诺,她说她会亲自来到燕北城。……会带着她的北疆大军一起,同时打败我。”
镇北王回忆说着。
对于某些细节有点改动,将“掳走”改成了“打败”,但大致就是如此。
李灭陵思考了片刻,只觉得还是不太能理解这种口头承诺的强大作用。
他忽得看向眼前的那副地图。
只见在那副图上,镇北王早已经标好了边境各处的山川地脉、兵力布置、防御工事。
甚至连推断出的对于敌人可能的进攻方向,都有所标记。
镇北王将地图交给了李灭陵。
他径直吩咐道——
“按着此图,去让军中各部兵马就位,即将到来的,是一场与北疆金国的大战。”
李灭陵恭敬应是。
同时,镇北王忽得转身,他如同自语一般道——
“灭陵,咱们现在,也算是在为这大乾、为这中原、为这天下来守护北方边境吧。”
“回姐夫,应该算是。”
镇北王闻言,自嘲一笑,“向来只有我把别人当枪盾使用,今天,也给大乾当了一回枪盾。”
“不过算了,中原大乱,但中原,都迟早是本王的囊中之物,绝不容外人觊觎。”
说话间,镇北王看向侍立于一旁刀笔小吏。
“替本王草拟一封奏疏,本王要找大乾,索要更多的粮草军械才行。”
……
大乾。
金陵。
面对此番急转直下的恶劣情况,大乾高层也是万万没有想到。
仿佛一夜之间,内忧外患齐齐爆发。
主导削藩之举的丞相王兆民,早就是被千夫所指,此刻又是被众臣弹劾。
但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
老皇帝无意于此,丞相也就依旧是丞相。
监国太子赵灵峰,此刻正为藩王之乱,而东奔西走、紧急调军。
待听闻了金国南下的消息,更是一时间头疼不已。
镇北王的奏疏,由大乾使臣带回了金陵。
恰如一场及时雨,大旱而逢甘露。
至于镇北王所提出的巨额索求,一向不太对付的丞相与太子两方,竟然都是一致同意了。
丞相王兆民为镇北王所控,自不必多说。
而太子赵灵峰……
对于他来说,此刻镇北王没有起兵造反,也没有放任北疆人南下,便已经是感天动地、再世英豪。
他深深被镇北王的深明大义所折服。
当初,赵灵峰本就不赞同王兆民等人的强硬削藩,这无异于将三大藩王同时逼到大乾的对立面。
赵灵峰甚至开始在想,王兆民等人背后是不是暗中另有奸人推动?
还是说王兆民这些人本来就这么蠢笨?
而反观镇北王。
在大乾如此危急之时,镇北王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为大乾抵御着外敌入侵。
真乃英雄也!
虽然赵灵峰想,这里面可能也有十八妹赵灵芯,在暗中给镇北王引导、吹风。
但无伤大雅。
赵灵峰暗暗自愧不如。
皇宫深处。
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