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权臣》

132,出使魏国(3/4)

习惯,就是自己和自己下棋。

    一人执棋,但依然厮杀得非常激烈。

    黑白双方两条大龙从右上角一路开杀,缠斗到了左上角,眼看着还要继续朝着中盘蔓延。

    一名心腹走了进来,恭敬道:

    “君候,刚刚得到的消息,赵国新上任的大行李建李卿已经率领随从们自邯郸出发,数日后便能抵达大梁城了。”

    信陵君沉默数秒,推开棋盘。

    “去把大家都召集过来,商量一下吧。”

    片刻后,在书房之中,信陵君对着在场的心腹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

    “你们都来说说,怎么样才能让李建那个家伙这一次在大梁城中灰头土脸,狼狈离去?”

    信陵君是一个很贤明的君候,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不记仇。

    孔子曾经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信陵君对此深以为然。

    春天来了,河上的冰雪也融化了。

    魏王带着男宠龙阳君一起泛舟河上,钓鱼取乐。

    “有了有了!”魏王目光一亮,用力猛拉鱼竿。

    片刻后,一条大鱼摇头摆尾,被钓出水面,啪一声掉在甲板上。

    众多魏国侍卫顿时一阵欢呼,龙阳君双目之中更是异彩连连,恨不得软倒在赵王怀中。

    “大王果然是英明神武!”

    魏王呵呵大笑,看着侍卫将鱼儿从鱼钩上解下,对着龙阳君道:

    “今日中午,咱们就喝这大鱼做的鱼汤,想必十分的鲜美。”

    龙阳君笑道:

    “只要能和大王在一起,什么鱼汤对臣来说都是世界上最鲜美的。”

    就在两人你侬我侬的时候,一名侍卫前来禀报。

    “信陵君求见。”

    龙阳君闻言,脸上顿时闪过一丝不满。

    魏王有些疑惑:

    “今日不是休沐日吗,他又来作甚?”

    龙阳君眼珠子一转,故意道:

    “大王,信陵君的勤奋可是出了名的。臣可是听说过不少的传言,说若是信陵君……”

    说到这里,龙阳君故作失言表情,闭口不谈。

    魏王不由好奇道:

    “若是信陵君什么?快告诉寡人听听。”

    在魏王的再三追问下,龙阳君才道:

    “有些传言说了,若是当年继位的是信陵君,他这么勤政,如今的大魏怕是早就已经富强起来了。”

    魏王脸上的表情,立刻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阴沉了下去。

    半个时辰后,信陵君极为不高兴的从宫殿之中走了出来,上了马车。

    “回府!”

    这位素来极有涵养的君候几乎是吼出了这句话。

    看着面前的大梁城,李建心中非常感慨。

    “好城市啊,只可惜……”

    按照历史的轨迹,秦将王贲在灭亡魏国的时候采取了一个极为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把这座城给淹了。

    后来宋朝的开封城,据说就是建立在大梁城的遗址上。

    这个“上”的意思,指的是开封城的地底下,埋着整座大梁城的遗址。

    开封城也因此成为了极为罕见的“城上城”。

    有不少人认为,王贲水淹大梁城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

    后来中原地区多次战争,交战双方或者一方会为了胜利而掘开黄河,最终导致黄河成为了陆上悬河。

    李建转念一想,若是赵国能征服此地,这种悲剧就不需要发生了。

    嗯,看来还是得我亲自来,不能让秦国那群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的家伙动手。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一阵争吵传来,李建心中疑惑,从车窗中探出了头。

    城门口,一个看门的老头非常不高兴,对着赵国使团的车驾骂骂咧咧。

    “使团怎么了?使团也要交进城费!”

    “这里是魏国,不是你们赵国邯郸,不服就滚回邯郸找你们的妈妈要奶喝!”

    听着看门老头的话,赵国使团的人都颇为愤怒,有人甚至拔出长剑,想要和这名老头理论一番。

    “住手!”

    李建制止了侍卫,非常客气的朝看门老头拱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