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权臣》

202,李建在幕后给秦国出把力(3/4)

给线还是距离,都比从关中要好太多。

    秦国在去年的战争中,其实也是很有收获的。

    秦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

    “所以诸卿觉得,这一次大秦要进攻哪一个国家呢?”

    范睢赶忙答道:

    “启禀大王,老臣觉得,从远交近攻的角度来看,魏国是非常好的进攻对象。”

    “魏国最弱,而且去年才刚刚被我们打败,若是派出精锐军队,完全可以一举灭亡魏国。”

    远交近攻,这是范睢出任秦国相邦之后提出来的国策。

    截止目前,这个国策还是非常成功的。

    秦王听完范睢的意见,并未立刻表态,而是等待着其他人的开口。

    下一个开口的人选,出乎大家意料。

    居然是秦国太子嬴柱。

    只见嬴柱道:

    “父王,儿臣觉得进攻魏国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但魏国毕竟是中原最为核心的地带,无论是赵国还是齐楚,恐怕都不会对魏国见死不救。”

    “不如将目标放在楚国身上,从楚国那边夺得更多的土地,才是上策。”

    范睢有些吃惊的看着嬴柱。

    这段时间,范睢作为相邦,和嬴柱这个太子也是相安无事。

    嬴柱为何会突然站出来,反驳范睢的建议?

    秦王的脸上也露出惊讶表情,看着嬴柱。

    “太子,你详细说说。”

    嬴柱其实是一个很低调的太子。

    这也是嬴柱的生存法则。

    但凡嬴柱敢高调一点点,都可能会因为被秦王怀疑想提前上位而干掉。

    历史上,这种事情数不胜数。

    能当四十年太子的嬴柱,绝对是非常能隐忍的。

    像这么公开对国政发表意见,甚至还和相邦唱反调,可说是好几年都难得见到一次。

    嬴柱站了起来,脑海之中却是前几天在太子府里,和客卿吕不韦的闲聊。

    “太子殿下,如今大王年事已高,臣说句大不敬的话,恐怕殿下随时都可能承继大统。”

    “到了这种时候,殿下就不应该继续隐藏锋芒,而是要适时的展露一点才能。”

    “让那些大臣们见识了殿下的才能,他们才更加愿意追随殿下。”

    “若是殿下不弃,臣对明春大秦的战争有一些看法,可供殿下参考……”

    嬴柱定了定神,将脑海之中的这些画面尽数驱散。

    “父王,儿臣之所以觉得不打魏国,还是因为若其他国家来援,大秦可能会陷入一场漫长的消耗战中。”

    “反观楚国,不但距离大秦很近,而且赵国和楚国也不接壤,支援楚国很不方便。”

    “就算赵国当真跨越数百里的距离南下,在楚国的土地上决战,大秦也是更加占据地利的一方。”

    “综合上述原因,儿臣还是认为,打楚国更好。”

    范睢对嬴柱的这些意见显然很不满意,立刻就开口反驳。

    “太子此言差矣,老臣认为……”

    范睢和嬴柱,陷入了一场争执。

    至于真正能做出决定的秦王嬴稷,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一幅地图就摆在秦王面前的桌桉上。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若进攻魏国,那么决战的区域就是黄河中下游一带。

    进攻楚国的话,决战的区域大致是淮河上游和中游一带。

    除非秦军想要把楚国灭亡,不然是不会打到黄河中游的楚国国都陈郢。

    楚国还是秦国的大沙包,这些年暴打楚国的经历能让秦国有很大的心理优势。

    打魏国,属于是风险高,收益也高。

    打楚国,属于风险低,收益中等。

    秦王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

    “好了,尔等都不要再吵了。”

    无论是嬴柱还是范睢,都立刻安静了下来,等待着秦王接下来的决断。

    秦王澹澹开口道:

    “寡人已经决定,开春之后,发兵二十万进攻楚国!”

    “这一次,要把楚国淮河流域给拿下来,切断陈郢和楚国南方的联系。”

    “再派出使者南下去劝降楚国诸郡,他楚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