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小粮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平蜀策(2/3)

马超,他一时间真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还好司马懿为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平蜀策?”

    王垕拿着一份计划书有些惊讶,“这是你做的?什么时候的事?”

    司马懿站起身向王垕行礼,态度极其恭敬:“只是最近小小的做了一下,和长史比起来算不得什么。”

    王垕心道:“我也没干什么正事啊?”

    当然他可不会这么说。

    “嗯,很好。仲达,你已经有了一个谋士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我看好你,我决定继续好好的历练你。”

    司马懿前面听着还挺高兴,听到最后一句他的pdst差点就犯了,只觉得王垕又要想办法逼他干活。

    “多…多谢长史大人。”

    王垕没有发现司马懿的症状,他的注意已经投入到司马懿的平蜀策中。

    不得不说司马老贼就是有办法。

    自古以来,攻蜀都是一个难题。当年光武帝攻蜀都被暗杀死了两员二十八将。现在朝廷虽占据汉中这个桥头堡,但想越过艰险的蜀道,直达成都还是难度不小。

    司马懿另辟蹊径,不按照以往的正常思路来进攻蜀地,大胆的提出了一个基建攻蜀的计划。

    简单点说就是利用雒阳手中产量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产出先从长安修一条大道连同汉中,再修一条大道从汉中直达成都。

    当然修第二条道路肯定会遇到敌人的阻拦,但反正路都已经修过去了,来自司隶的源源不断的补给也就能方便运达,一路用大炮轰过去就是了。

    要说有什么缺点,就是司马懿的这个计划很有荀彧的特点,动不动就是十年起。

    若是完全按照他的计划一步步推到成都,还真的至少需要十年。

    其实这是司马懿故意的。他知道王垕舍不得司隶的家人,曹操也不会让王垕在汉中修十年路,若真的照这个计划执行,最好的人选就是他司马懿。这个平蜀策完全司马懿是给自己准备的。他再也不愿担惊受怕的留在曹操身边,也不愿被王垕各种抓壮丁。他是真的希望能有一片能让自己纵情发挥的空间。

    主簿的官职虽好,但还是自由更加的美好。

    可惜…

    王垕还是看出了他的野心…

    …

    当然没有啦,王垕只是觉得十年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慢,随手修改了一部分司马懿的平蜀策。

    比如所有建材不需要从司隶转运,那样多浪费运力啊,直接在汉中建厂制造不好吗?

    还有为什么非要等长安至汉中的道路修完再去修奔成都的道路,可以两边一起修嘛。

    若是怕敌人过来骚扰可以在工地周边建一些碉堡之类的防御工事,说不定还能消耗敌人的兵力。等蜀地攻下,这些堡垒还能当做驿站使用。

    等等等等,王垕只是小小的改了一点点平蜀策的内容,司马懿就完全认不出这篇自己洋洋洒洒书写了几千字的大作了。

    王垕还教训他道:“下次再写计划书要实际一些,将各种情况都考虑清楚,不要过度堆砌大量无用的形容词,没用。”

    司马懿:“……”

    王垕见司马懿情绪有点低落,又道:“你的这个策略很适合在天下施行。朝廷计划最近的基建计划还是有些过于保守,若是像你的平蜀策一般在凉州修两条东西向的主干道,定能帮助朝廷牢牢的将凉州掌握在手中。等等,是不是南阳那里也应该开始修道了,如此一来南阳再遭受攻击,司隶就能及时救援。唔,这么想的话向北修道似乎也很有用啊,等进攻并州就容易多了…”

    司马懿没有听到王垕后面的话。他只觉得自己又被看穿,正在为此生可能都无法逃脱王垕的魔爪而感到悲伤。

    还好一篇战报将他们二人唤会到现实之中。

    “益州军十万抵达汉阳。”

    ————

    汉中郡,汉阳。

    刘璋和刘表有点类似,不是一个喜欢亲自带兵出征的主公。当年若不是他性格温良,作为托孤大臣的赵韪也不会看上他,将他举为益州之主。

    后赵韪叛乱,虽然很快刘璋就在庞羲等人的帮助下平定赵韪的叛乱,但那次叛乱还是对益州百姓造成很大的伤害。

    赵韪没有看错,刘璋真的是一个性格温良之人,他认为百姓遭受不幸都是自己的责任,多次减免百姓的赋税和劳逸。但这一切都只是杯水车薪,益州士族牢牢把持了益州的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