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凶猛,乱葬岗生娃》

107 唇枪舌剑,税务改革(1)(2/3)

更迭的真正原因。

    夏兰入木三分的分析了王朝更迭的原因分析,和裕丰王朝目前的现状,一番惊世骇俗却又通俗易懂的弊端剖析,让皇帝和朝臣全部震惊的看向了夏兰。

    其实夏兰作为一个学霸,曾经就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上给老师剖析过封建社会制度的问题,所以说起这些对于她来说太简单了。

    为了让这些古人听得懂,她今天也说的非常浅显易懂,还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弊端,统治阶层的局限性。

    对于古人来说,夏兰的话,就像是醍醐灌顶,让他们都是恍然大悟,也让他们感觉到了敬畏。

    这样惊才绝艳的女子,简直把所有在场的所有人都比了下去,刚才弹劾夏兰的人,全都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皇帝和战王看着夏兰的目光都极为复杂,却又充满了庆幸。

    就连夏绍学和邵荣两个左右丞相,都佩服的看着她,连连点头。

    夏绍学第一次正视起了自己这个女儿。

    如此才学,可不是后宅夏云氏那些手段可以掣肘的,就连他这个左丞相也自叹不如。

    皇帝心里也是震惊莫名,因为他的祖先,就是在前朝的基础上这么建立的裕丰王朝。

    “县主,根据你的说法,那我们怎么做,才能扭转目前朝廷国力衰微的局势?”

    夏兰似笑非笑的看着开口的便宜爹。

    “夏丞相不再唆使御史言官弹劾女儿了?竟然请教女儿这些朝廷大事?”

    夏绍学老脸有些发红。

    “你分析的头头是道,本相也觉得有道理,虽然本相不敢置信你有如此才华,但是本相自叹不如,请教自己的女儿,没什么丢人的。”

    夏兰忽然高看了这位便宜爹一眼,在国家大事上果然还是拎得清,不像在家事上那样稀里糊涂。

    难怪皇帝让他做了左丞相,看起来有两把刷子。

    “那女儿也是佩服您这个父亲的,至少国家大事方面很大气,不像在后宅那么糊涂。”

    夏绍学气的一甩袍袖:“休得胡言,本相问你的问题,你还没回答呢,私事就不要再提了。”

    哈哈哈哈哈,长孙致远直接哈哈大笑,一点不给自己岳父面子。

    众大臣都开始憋笑,皇帝也是忍俊不禁,这儿媳妇越来越有意思了。

    “好了,县主,朕也很好奇,你快说说解决的办法。”

    夏兰躬身一礼:“陛下,臣女两个建议……”

    “快说,朕急着听呢!”

    皇帝赶紧打断了夏兰想卖关子的想法。

    好吧,夏兰也是无奈。

    这位皇帝太心急了,她本来想说两个意建议,一个可以治标,一个可以治本。

    可惜这位皇帝太着急了,她只好暂时不说治本的法子了。

    “首先,就是进行税务改革;其次,就是从别的渠道增加国库的收入。”

    皇帝连忙追问:“这税务改革如何说起?”

    夏兰说道:“增加税种,比如商税、收入所得税等。重点是商税,按照商业经营的情况,收取利润的十税一到十税三。

    商税这一块收的好,可以增加不少税收,甚至到后期,国家工商业发达,甚至能够逐渐的免去农民的农税。”

    邵荣不赞同:“县主,自古都是士农工商,商最贱,所以从未收过商税,现在收这么重的税务,恐怕不妥!”

    “邵丞相,商人的收入比农民收入高多了。自古商人都担任着商品流通的职责,没有商人,我们就没有精美的绸缎、美味的食物、华美的金银首饰。”

    夏兰思考了一下,找个例子进行说明。

    “比如颜尚书家的状元楼,每天的流水都在千两白银以上,一年的毛收入就在三十六万贯以上。除掉酒楼每年成本大概五万两左右,其利润超过三十一万贯。”

    “十税一,甚至十税三,也才收取三万到九万贯左右的税,颜尚书家还是有二十万贯以上的年收入,对颜尚书家的生活没啥影响吧?”

    颜之推脸黑了:“县主,您怎么不说战王爷的文昌楼,比在下的状元楼收入还高呢?”

    据他所知,文昌楼现在每天的流水银子超过万两,这可都是夏兰的那些新菜品和酒水的功劳。

    在场的朝臣都神色惊诧,乖乖,一个酒楼的收入这么高。

    “咳咳”

    夏兰不自然的咳嗽了一下,战王的文昌楼以后都是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