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儿传》

65 乱(二更合一)(3/3)

各乡游檄遣人赶来城中急报:

    说有五斗米教教众在城外聚集作乱,围攻各处亭、里,斫杀官吏、抢夺器械,放火焚烧官舍、邮驿,袭击豪强大姓在城外的坞壁庄园,甚至有奸猾之徒趁机剽略百姓,城外各乡里已乱成一锅粥。

    因为城中兵力有限,得到告急的姜绍没有贸然派遣军队在夜里出城平乱,而是下令严守城门,加快搬运守城器械,同时派出少量精锐军士出城打探,及时了解城外各乡的最新情况。

    期间也有一股五斗米教乱党想要趁夜袭击武阳城的南面城墙,结果被城上几波弓弩射死了不少人。

    为首之人眼见城墙上戒备森严,城内更无里应外合的信号,心知夜里是打不下这面城墙了,于是又率众乱哄哄地冲入近城的乡聚房屋之中,很快就引起一阵叫骂哭喊、鸡飞狗跳······

    时间过得飞快,等到明日一早,长空放晴,城中一切尘埃落地。

    太守姜绍率郡县官吏登城巡视城防,看到了有一些城外的房屋正在被焚烧,有黑色烟柱袅袅升天,也看到了在城外空地上不断聚集的五斗米教反贼。

    他们有的从近城的乡聚民居中走出,有的从远处的官道赶来,衣物各式各样,手中拿着长短不一的兵器、农具,有的甚至只拿了一根木棍,各种旗帜更是杂乱无章、五颜六色。

    看上去像是乡间大规模械斗的架势,丝毫不像是一支正在谋反的军队。

    这也给城上估计敌人人数的军士增加了困难。

    他们只能够大致判断出这些叛乱的五斗米教教众都是由平日教中的祭酒们各率一队人马,人数有多有少,几十到几百人不等,然后按照出发前的命令先后赶到武阳城下聚集。

    幸好夜里城中和精锐部曲外出抓到的五斗米教俘虏有不少,从他们这些人口中能够撬出内容,补齐这一情报。

    犍为的五斗米教与张鲁在汉中搞的五斗米教大同小异:

    师君陈瑞以下,分有大祭酒陈瑞和若干个小祭酒掌事,他们之下又各自领有几十或上百个核心教徒,被称之为“鬼卒”,因此他们教中叫得上名号的核心人物就有上千人之多。

    这千人以下,又有成千上万的普通信众,再加上临时从各乡聚裹挟来的百姓,他们的队伍人数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轻轻松松以万人计数。

    就武阳一县而言,经过一夜暴乱,聚集起来的五斗米教叛众就不下万人。

    虽然没有太平道在天下各州分设“三十六方”,聚众百万那么夸张,但是就犍为一郡而言,这也是一股很可怕的地方势力了。

    尤其是在郡县兵外出剿匪还没有返回的情况下。

    城上的人实在不敢设想,若是没有太守姜绍提前赶回坐镇、收捕城中的五斗米教主事和涉教人员,单单就这留守的官吏和兵卒,是否能够抵挡得住五斗米教的教乱。

    眼看着城外造反的五斗米教教徒越聚越多, 初步估计已有五千之数,后头还有不少人马从官道上赶来。

    但他们没有急于攻城,因为这些人举事仓促、人员冗杂,手头上连简单的云梯和攻城锤都没有,只能够临时加紧制作攻城器械。

    而领头的祭酒们就在乱哄哄结成的几个大阵阵前大声叫嚷动员着,让身边的鬼卒用长矛把好几个血淋淋的人头挑起来。

    估摸是在民间名声不好的乡吏或者豪强,在昨夜里被作乱的教众围攻处死,然后拿人头来祭旗聚众、激起同仇敌忾之心。

    他们领头的祭酒每讲一句话,城外的人群呼声就回应一下,一波接着一波,最终竟汇聚成连绵不绝的声浪,直冲入城头上官吏、兵卒的耳中。

    扶着城垛、鸟瞰城下的姜绍也听得清清楚楚,这些聚众作乱的五斗米教教众喊的是:

    “苛政猛于虎,赋敛无时休,豪杰缺衣食,贫寒难久居,但得五斗米,不惧官与兵!”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