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如何用,又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了。
是宠以高位、不予实权,还是高位实权一应俱全,这都是需要当权者考量拍板的。
而姜维,就是眼下决定刘遐仕途上限的关键人物。
“彦修,孤看过你的履历了,年少入仕,才德俱佳,担任过多个职位,却为何迟迟不得重用?”
召见之前,姜维已经提前调取了刘遐这个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有关卷宗内容,出身和履历都错不了,但仕途多舛既有可能是客观因素,也有可能是主观因素,他倒是想要听一听刘遐自己是怎么认知的。
这有助于他对刘遐这个人做一个整体的判断,也才能考虑和决定接下来要让刘遐出任一个什么样的职位。
刘遐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神色,既有兴奋,也有紧张、患得患失等情绪出现。
他自己也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对话,是有可能决定他接下来后半生的人生走向的。
所以从见礼之后,刘遐就感受到了来自姜维身上,也来自他本人自己的内外两层压力。
这种没有明确主题的对话,看似闲聊,却最是考验个人的情商和应对能力的,也即整个人的综合素质。
刘遐想了想,过了一会才躬身答道:
“说来惭愧,既是遐才疏学浅,也是生不逢时。昭烈皇帝北取汉中、东攻孙吴,正是效命进取之时,奈何彼时在下年幼,无缘得见昭烈皇帝。”
“诸葛丞相兴兵北伐、屡攻贼魏, 多次拔擢将才,亦是英雄用武之时,可彼时在下束发读书,未试兵戈,无法为诸葛丞相效力。”
“等到遐弃笔从戎,投身军中之时,诸葛丞相已然身故,蜀中之风渐变,喜文又厌武,在下才学无处施展,又不得用。”
“再到近年,朝中拔擢勇猛知兵事之人时,某虽粗晓兵事,奈何年岁已老,无非与年轻才俊并驾齐驱,故也未得重用。”
听了刘遐的表述,大将军姜维又是莞尔,又是叹息。
这就是一个典型怀才不遇的蜀中人才,在明主刘备进取时期,受限于年纪太小而错过,等到诸葛亮北伐重用武人的时候,是个读书入仕的资历又错过了。
诸葛亮之后,弃笔从戎,却又遭遇了蜀中厌恶兵争、转变风气的年代,更是没有办法得到启用。
炎兴之后,朝中再度重视军事人才,可是刘遐又偏偏年纪大了,根本无法与关彝这等年轻奢遮人物相比,自然又不在朝中重用提拔的行列之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