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儿传》

44、君臣(2/3)

br>
    “臣明白。”发觉事情峰回路转的姜维连忙出声,其他公卿也只好随即开口表态。

    在参差不齐的“臣明白”声音中,刘禅的声音却又低了下来。

    “大将军,收复汉中、驱逐贼寇之事,非你不能担任重任,还请尽力而为、量力而为。。”

    “臣领旨。臣誓竭力尽心,率军剿灭汉贼,恢复汉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姜维神情激动,高声领旨,声音大得压过了所有人的声音。

    首召大将军姜维,敲定了出兵收复汉中的军事,刘禅第二个召近前的,出人意料竟选择了最后的姜绍,这让当事人怔了一怔,其他公卿见到末座的姜绍躬身越众向前时,也是面色各异。

    姜绍小心翼翼地近到榻前,在刘禅的命令下又微微抬起头,好让榻上的他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而姜绍也借机偷偷看了一两眼苏醒的蜀汉天子,虽然因为伤病面容变形,但还是可以判断得出平日里这是一位长着和蔼宽厚面容的富态长者,与后世戏剧中丑化后幼稚呆笨的形象有着云壤之别,同时作为有心人的他也嗅到掩盖在浓厚药味下的其他味道。

    刘禅的伤势恶化,虽然经过处理后散发的味道微弱,但带兵打仗,多与伤病兵卒相处的姜绍还是用敏锐的嗅觉捕抓到了。

    他低下眼睑,脸色不变,静静地恭听圣喻。

    刘禅没有发觉姜绍的内心波动,他轻松地展露笑容,像看到自己的子侄一般亲切笑道:

    “果真是虎父雄儿,你驰援破敌、孤军救驾,可谓是又一大汉顺平侯,一身是胆、勇冠三军啊!”

    姜绍闻言,连忙稽首谦让道:

    “小子侥幸破敌,何德何能,能够与有两度救驾大功的顺平侯相提并论。”

    刘禅收回目光,似乎在回忆脑海中还留存的岁月,喃喃说道:

    “顺平侯的确是大汉的大功臣,他忠顺谨慎,遵奉法度,更是大汉的大忠臣。”

    姜绍感觉刘禅有弦外之音,不知如何答话。一时间觉得刘禅似乎心思颇深,自己小心应付,仍然压力很大。

    所幸刘禅没有过多停留在这件事情上,他转头问起姜绍立下大功,朝中可拟定官爵封赏。

    这次就轮到侍中张绍不得不开口了,虽然之前他还私下信誓旦旦大肆许诺姜绍高官厚禄,但当下在天子跟前他仿佛跟没说过一样,正色地说道:

    “有功将士的加官进爵,事关重大,官职爵位此乃国家名器,臣等不敢擅自做主,还请陛下定夺。”

    “论功行赏,国家自有法度、故事在,依例施行即可。至于姜绍,有救驾破敌的大功,朕就先封你为‘辅汉将军’,可好?”

    天子看似是商议的玩笑语气,但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有君君臣臣的制度框在这里,不待一旁的姜维再使眼色,姜绍连忙诚惶诚恐地叩首拜谢皇恩,表现出受宠若惊之态。

    “你再近前些,让朕摸摸。”

    加封完姜绍“辅汉将军”官职的刘禅没让姜绍退到一旁,反而提出让他再近前一些,让自己摸一摸的要求,这让姜绍内心一紧,头皮有些发麻。

    莫不是要摸摸自己颅后有无反骨?

    内心嘀咕的姜绍不得不侧着身子,再躬身近前让在榻上伸出手的刘禅摸到。

    结果刘禅只抚摸姜绍宽厚的后背,转头看向一旁的张皇后,笑道:

    “堪作佳偶。”

    这,难道是要让我尚公主?

    没明白个中含义,正胡思乱想的姜绍立马被刘禅拍了一下,吓得他赶紧集中精神,弯着腰,头低的更下,一动也不敢动。

    “儿,将来之国栋也,勿忘忠孝于汉家。”

    刘禅目光炯炯,语重心长,让姜绍心神一震,赶忙惶恐答道:

    “臣敢不竭尽驽钝,以报陛下大恩!”

    就这样,召近前见了姜家父子后,刘禅不得不歇了一阵,然后陆陆续续召其他公卿近前,君臣一一对话,随后敲定了各项军国大事。

    等轮完在场所有人,刘禅已几乎虚弱得说不出话来,张皇后连忙谏言暂停国事、让圣体将养歇息,看着着急得泪珠打转的皇后,天子刘禅终于点点头,挥手让所有大臣退下······

    大臣离开后,寝宫内只留下天子和皇后,刘禅一脸疲态,闭上了眼睛,张皇后则默默地守护在原地,安静地看着他。

    也不知过了多久,等刘禅重新睁开眼睛时,映入眼帘的是张皇后那熟悉的面容。

    “怎么了?”刘禅独自与张皇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