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433章:朕怎么会俘虏你呢?(求订阅)(2/3)

公胜离去,智瑶将自己的考虑说了出来。

    “俘获楚国令尹,尽灭被围楚军,可为大胜。然,楚国兵力尤存,其国亦无道义,朝夕可再来也。”孙武说道。

    因为斗怀暂时隐瞒了叶公病逝的消息,原国这边并不知道楚国第一批援军的主将换人了。

    仅以当前原国的实力,能够战胜楚国,灭掉楚国则是没有可能,应该做的是继续削弱楚国,孙武那些话无外乎是这种提醒。

    那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表达不能轻易放了楚君章,又不能将事情做得太难看。

    程朔说道:“我方立国,不可失德。或可使楚国增多贡献,而后放归楚君?”

    签订类似于城下之盟?

    那么,楚国这一波不留下三五万人,并且足够份量的人质,别奢望原军能够放走楚君章,是吧?

    智瑶现在有些挂念西面战场,着实也想要有几年安稳,不由心生犹豫,觉得要是能使用其它手段削弱楚国,不一定非要用打打杀杀的方式。

    后面,白公胜重新被请了回来。

    白公胜一听不止被围困的楚军士兵需要全部投降,连带十里外的那一批楚军也要归降,沉吟了一小会,说道:“可也!”

    这就很令原国君臣发麻了。

    不是赢麻的那种,纯粹是被白公胜的魄力震惊到了。

    楚国第一批过来的援军,怎么都还有个四万出头,说送就送?

    到这种程度原国再不答应,先不提外部怎么样,国内估计会出幺蛾子。

    另外,白公胜是不是忘记楚国的特色,比如士兵并不属于国家,一个个都是贵族的私产。

    “解甲束手前来之时,便是楚君归国之日。”智瑶除了这话,真没其它什么能讲的了。

    白公胜离开原军营寨,先回被围困的营区,交代了一些事情又辗转前往斗怀所在的地方。

    原国这边当然要防着白公胜趁机沟通援军,一应的布置开始进行。

    白公胜见到斗怀才知道叶公病逝的事情,呆了一小会才告诉斗怀来意。

    “以五六万众换取我王归国?”斗怀一副被惊傻了的模样。

    并非斗怀觉得楚君章不值得拿五六万士兵去换,问道:“形势险恶如此?”

    白公胜就实说道:“此战我军必败,战而败之,日后可敢与原军为敌?不若耻辱而降,激励后人复仇之心。”

    斗怀立刻懂了!

    相似的事情在楚国的历史上并不少见,一次次都成功激励起楚人的奋斗欲望。

    “众也!”斗怀不纯粹是心疼带来的部队,着实觉得交给对方的人太多了。

    白公胜说道:“开战于今,原军伤亡不足五千。”

    斗怀对这个还是相信的。他们跟原军的交战很激烈,确实发现双方战损比的差距很夸张。

    白公胜补了一句:“原军单骑走马伤亡占其七成。”

    斗怀还是无法接受带来的部队全部成为“贡献”,听到白公胜自己也会成为俘虏,一下子没话讲了。

    楚国还从来没有被俘的令尹,一旦白公胜成了第一个,固然是让原国一时威风无两,楚国上下就该被刺激到发狂了。

    之前,白公胜选择叶公当下一任的令尹,不免有点想让楚国朝堂先乱一波的意图。

    如果楚国的朝堂出乱子,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北上,冷静下来就该想一想跟原国的差距了。

    到时候,楚国首先要做的就是着甲率的硬性要求,着甲率不达到七成,千万别想着北上,打防守反击会是最佳的选择。

    七成的着甲率不低了。

    哪怕是拥有工业化城池(邺)的原国,智瑶又下令加班加点,铁甲普及率也就常备军和一个满编军团,其余大多还是穿纸甲、木甲或皮甲,以皮甲的数量最少。

    楚国追求着甲率?他们一定会以皮甲居多,云梦泽以及大江的鳄鱼或犀牛,看来是要倒大霉了。

    斗怀说道:“原国之强,天下颤栗,诸侯惶恐,唯有盟楚。”

    白公胜猛点其头,表示就是这么个意思,然后问道:“后续援军何人为将?”

    斗怀答道:“乃是公孙宁。”

    白公胜一听皱眉,想说点什么又憋住。

    公孙宁啊?也叫子国,算是楚国众多公族中比较能打的一个,先前巴国入侵时,立下了赫赫的战功。

    白公胜之所以皱眉的原因挺简单,公孙宁是公族里一再强调需要跟郑国保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