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唐荣耀》

131章 六处改动(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照例,形成草案后,上呈天子,随后等待批复。

    两日后,批复即下达。

    依次有如下改动。

    一、河中与淮西兵马府暂不授都帅,由两地向朝廷自行举荐,再做定论;

    二、河北六处兵马府均以现有藩镇实际领地划分管地,朝廷不宜失偏颇;

    三、孙儒本是逆贼,虽归附朝廷,却未尝有忠义之举,又暴虐不仁,致万民涂炭,天下多有非议,宜取缔其淮南兵马府并都帅一职。其所领之地,扬州归杨行密,润州归张雄,常州归田頵,润州归钱镠。

    四、汀、漳二州并入泉州,一并归闽南兵马府调派。

    六、增设河西兵马府,全其瓜﹑沙﹑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一州之地,行营都帅张淮深。朝廷亦宜遣人出使沙洲,授予兵马府一应符文旌节。

    张濬、刘崇望拿到批复后,也惟有摇头苦笑,他们现在已习惯了天子某些时刻的独断。

    他们先前上呈的分置兵马府草案,是深思熟虑、召集朝臣反复商议后的结果,照理说,天子要做出这么多改动,多少也该先给他们商议一下,毕竟此事干连天下所有藩镇……

    可他们只有安慰自己,天子好歹是做出了明确的批示,总比既不同意、又不明确批示的强,一来二去浪费大量时日……

    做臣子就得守臣子的职分。

    天子既已明确批示,就只需按天子的指示修改草案,再形成制令,共之四海。

    再看天子的这些改动处。

    改由河中与淮西自己举荐兵马府都帅。

    如今河中与淮西已落入朱全忠之手,让他们自己举荐,实际便是放任朱全忠安置自己的心腹。天子此举,显然是见草案中削朱全忠过狠,故稍作改动以防止他抗旨。

    河北六藩中,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势力最胜,且野心勃勃,时常出兵侵扰邻藩,有一统河北之志。故而朝廷的草案里选择抑制李匡威,扶持势力稍次的王镕与罗弘信二人。

    可天子却改为不抑制、也不扶持,任其现状。说明天子认为李匡威威胁并不大,其势力不足以兼并其余藩镇,故而不用刻意抑制;或是认为王镕与罗弘信二人根基太浅,势力太弱,不值得朝廷扶持。

    刘崇望更熟悉河北情况,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猜想:李匡威与河东李克用势不两立,或许,天子是出于防范李克用的考虑,故而不赞成抑制李匡威……

    孙儒目前仍领着淮南节度使一职,天子竟要剥夺他任兵马府都帅的资格,还要削夺他的所有领地。

    这是要直接逼反孙儒。

    说实话,满朝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不痛恨孙儒。

    孙儒本是秦宗权旧部,曾随秦宗权一道投靠巨寇黄巢、在黄巢被剿灭后公然打出大齐旗号,干尽了大逆不道之事。再其后,眼看秦宗权不敌朱全忠,孙儒便又转投朱全忠,而朱全忠为全占河南之地,便保举了孙儒为淮南节度使,将祸水引往淮南,此其一;

    其二,孙儒之残暴,闻所未闻。他所领的军队就是一群禽兽,凡所经一处,就大肆抓捕当地百姓,男女老少一个也不放过,呼之为「两脚羊」,青壮的便充作苦力,其余妇女老幼统统杀了做军粮,还能吃出花样来,可以腌制、烧烤……

    在张濬、刘崇望二人原呈上的草案中,也已大量削减了孙儒所领淮南兵马府的权限,可没想到天子更狠,直接就取缔了。

    结合目前淮南局势,孙儒屡次败给杨行密,天子不惧孙儒谋反,意思是……天子已断定了孙儒不久将败亡。

    可孙儒素来有勇名,曾号称蔡州第一猛将,如今挥众数万,部下也不乏刘建峰、马殷这般猛将,虽新败于杨行密

    ,更多也是不习淮南水战之故,怎么可能说败亡就败亡?

    算了,圣上圣断,轮不到做臣子的来质疑……

    泉州握于王潮、王审知兄弟之手,天子如今要给他们加上汀、漳二州,其意图,当是借助王氏兄弟来遏制福建观察使陈岩。

    其实张濬、刘崇望初时也有这个想法,但考虑到陈岩为人宽厚,一心保境息民,并无割据一方的野心,且陈岩十分推崇外来的王氏兄弟,彼此关系和睦,故而作罢。

    如今天子却要这样做……

    难不成还有其他什么考虑?

    算了,福建偏远之地,掀不起什么风浪来,随天子怎么安排吧。

    全力打压李茂贞这一点毋庸置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