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逊这时问道:「如今凤翔败亡在即,李国公(李思恭得封夏国公)为何不肯举兵南下,会师凤翔?」
这问题由韩逊问起,倒是让人有点吃惊。
他和李思恭同时响应天子诏令,然后举兵南下的,因为谈到李思恭的不忠之举时,他应当更明智些,保持沉默,尽量别让人将李思恭的行为与他联想起来。
当然,也可以视为他问心无愧,纯是因为不甚了解关内诸藩的动态,才故而有此一问。
康承业就事论事,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由谁提出,只针对这个问题回答道:「李思恭的意图已十分明显,错失了原州,他便取泾州,因而他根本不会出泾州,更不会损耗夏绥人马来助朝廷攻打凤翔。」
「原来如此。」
韩逊略有所思地回道。
这又像是韩逊的一次失误,既然他主动发问、又听到了李思恭的不纯之举,那么就应当大声叱骂,当众表明自己的立场才是。而不是这么含糊地回一句。
好在帐内诸将多武夫出身,没有这么多细腻的心思,因而没人嗔怪。
帐内继续议事。
康承业又接着说明为何只有强攻一途。
天子领朝廷大军离开陈仓、西入陇州后,岐州境内朝廷兵马空虚,康承业一直小心提防,谨防凤翔贼兵趁机杀将出来……..
可最后,李茂贞一直固守凤翔城内,始终未派兵马出城反攻。
康承业据此认为,李茂贞已明确了固守城池之意,绝无可能再出城来战。因而,无论再用什么计谋引诱李茂贞出城,都只能是白白消耗时间,消耗军中连战连捷的锐气,眼下唯有强攻凤翔城。
帐内众将,无人能反驳康承业的建言。
加之他们刚攻下了一座陇州城,信心满满,也都纷纷附和,攻下凤翔城,彻底解决凤翔逆贼。
李晔见状,也不再迟疑,与众将约定时日,强攻凤翔城。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